张掖位于河西走廊中段,“两山夹一川”形成张掖盆地,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流经市境。张掖历史悠久,在夏、商、周时期为戎、羌之地。春秋战国时期乌孙、月氏所居。
柴宗训于开熙十六年(九七五年)收回从中原皇朝流落出去一百多年的河西走廊后,丝绸之路复兴,得益于大周与高昌、于阗等中亚各国的商贸兴盛,河西走廊的各城也兴旺起来。张掖州人口从刚收复时的仅有三十余万,增长到了如今的七十余万人。
张掖当地的特色美食是“烤黄羊”,配以孜然、野香葱等调料,佐以来自高昌的葡萄酒,吃得柴宗训等帝室众人是大饱口福。
在张掖当地驻留了五日,视察民情后,御驾起行前往酒泉州。
国道上行了六日,于开熙三十一年八月二十五日抵达了酒泉。
酒泉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阿尔金山、祁连山与马鬃山(北山)之间,主要是以山地、河谷、平原和盆地为主,地势南高北低。
先秦时,这里称西戎地、西羌地、匈奴右地及西部、西方、河西三危地等。汉时境内设立酒泉郡。
酒泉之得名,传说汉武帝派霍去病进军河西,大败匈奴,把匈奴残部驱逐到玉门关外。
汉武帝闻捷报龙颜大悦,便赐美酒一坛,犒赏所有有功将士,当时酒少人多,霍去病便将酒倒入泉水之中与大家共饮,于是这个地方便被人们称作“酒泉”。
在酒泉停驻休息了五日后,柴宗训携帝室众人游玩了当地的名胜后,起程前往更西的敦煌州。
临行前,酒泉当地百姓进献了大量瓜果,甚是清甜可口。
柴宗训等人坐在马车中,一路吃着百姓进献的瓜果,行了五日后,抵达了敦煌州。
敦煌即是昔日“归义军”所在的沙州,再往西便是高昌国地界。
“敦煌”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大宛列传》,在张骞给汉武帝汇报中有“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
据东汉应劭在《汉书·地理志》中说,“敦,大也;煌,盛也”,意为盛大辉煌之意。
春秋之前是差戎的居所,春秋时叫做瓜州。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敦煌郡。
开熙十六年收归周土后,敦煌的人口已从三十余万人,增长到了如今的七十余万,百姓经营客栈、货运、饭馆、戏院等众多,小康以上者占七成。
开熙三十一年九月六日辰时,敦煌刺史曹延禄和龙骧军驻军长杨延昭率文武百官及数十万百姓,出城三十里迎接圣驾。
曹延禄乃末代“归义军”节度使曹元忠之二子,今年四十三岁。杨延昭则是龙骧军第八兵团大都督杨业之长子,今年三十二岁。
见礼后,一行人步入敦煌城中,柴宗训携帝室众人入驻了往昔的“归义军节度使府”,以之为临时行在。
符太后、符皇后、第五皇后等后妃及皇子、公主步入后院休息后,柴宗训召众臣于前院主殿商议。
曹延禄振奋道:
“臣等恭喜陛下!陛下前来巡视我敦煌,恰高昌国不久前发生内乱,此天赐陛下收取高昌之良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