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儿姐妹俩都多才多艺,怪不得名动江南呢。”
周娥皇行礼道:
“多谢陛下和太后殿下、皇后殿下隆恩!即得认可,那臣妾就排演成熟后,开始将这《霓裳羽衣舞》在我大周推而广之。”
周女英挽留姐姐周娥皇在宫中用晚膳,众女闲聊了许久,晚膳后,周娥皇才告退出皇宫。
第二天,十月十一日午膳后,柴宗训在汤启等太监及大内侍卫护卫下,出宫前往“漱玉街”的张昭尚书府。
柴宗训到府门前时,张昭在两名家仆搀扶下,迎侯在此,见到柴宗训到来,便颤颤巍巍的行下大礼来。
柴宗训伸手扶起张昭来,道:
“张尚书身体有恙,无须多礼,快扶张尚书回屋中躺下。”
待一行人进入张昭的卧房,让张昭躺下后,柴宗训坐在床边握住了他干瘪无力的枯手,叹道:
“张尚书为朕辛劳如此,朕于心何忍!”
张昭感动道:
“陛下一向待臣等亲厚,是老臣的身子骨不争气。
原本还好好的,哪知夏秋换季时不慎着了风寒,就此一病不起。
累陛下挂念了。”
闲聊了一阵儿后,张昭道:
“陛下,臣年老无用矣,乞陛下允臣致仕,告老归家乡。”
柴宗训知此时人都重叶落归根,京城再繁华,也是不愿安葬在汴京的。
柴宗训叹道:
“张尚书乃五朝老臣,入朕大周后忠心耿耿,于政事上多有功劳。
如今张尚书年事已高,朕升你为“舒国公”,派人护送你荣归故里。”
张昭大是感激,挣扎着想爬下床向柴宗训行大礼谢恩,被柴宗训阻止了。
想到张昭出仕五代,为官经验极丰,而眼光亦极是高明。
父皇临终前也曾向张昭询问合适的宰相人选,张昭当时推举的是李涛。
事实证明李涛之材远在后来父皇所选的辅佐自己的托孤之臣、宰相范质之上。
范质即无识人之明,又无洞见大局的能力,施政能力亦平平。
而李涛却能一眼看出事物本质、且智谋百出,应对手段多多。
柴宗训道:
“张尚书乃五朝元老,临致仕前可有肺腑之言以告于朕?”
张昭躺在床上思索了片刻,道:
“陛下文韬武略皆精,如今我大周已一统天下,社稷极其稳固。
而经济兴盛,国库丰盈,军队忠诚且强悍。
只是在老臣看来,尚有一处可以加以改进,以使我大周社稷万年稳固。”
柴宗训大喜,道:
“张尚书即有如此识见,快快向朕讲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