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德让道:“陛下,您怎么忘了?出征汉地,我大辽还有一强助可以用。”
韩德让,生于941年,字致尧,契丹名兴宁·姚哥,汉族,祖籍蓟州玉田,西南面招讨使韩匡嗣的第四子。
他的父亲与祖父都是以汉人之身担任辽朝重臣,韩德让本人早年没有出仕,直到耶律贤登位,即保宁元年(公元969年),韩德让因门荫入仕为官,担任东头供奉官。
韩德让身材魁梧,美仪容,足智多谋,仕官不久即得耶律贤器重,引为心腹。
耶律贤略一沉吟,心思一转间,道:
“韩爱卿,你说的可是上月遣使前来上京与我国修好的定难军李光睿?”
韩德让道:
“正是!陛下,臣闻周帝五月间曾下旨,令定难军节度使征八万兵马入朝,归周帝郭宗训调遣,这明摆着是周帝打算削弱甚至是吞并定难军。
如今五个月期限将届,李光睿自然绝不愿意失去手中党项族兵力,他怕周帝征讨,因而上月遣使向陛下修好,有联结抗周之意。
臣以为,陛下若得十六万定难军相助,大举征周,定可获胜,夺回汉国之地!”
君臣商议良久,均觉若得定难军全力相助,则即使周帝郭宗训发兵两只龙骧军兵团,辽国胜战把握亦极大。
耶律贤最终拍板决定发十五万御帐亲军倾国而出,南下攻取原汉国之地,同时第二日即派使者前往夏州见定难军节度使李光睿,联合出兵,表结盟之意。
使者就由耶律贤宠臣、口才便给的萧思温担任。
整个辽国朝廷都在为大军夺取汉国之地,准备了起来。
辽国使者尚在前往定难军路上之时,大周朝廷中的君臣也正在商议定难军之事。
开熙十一年九月十二日早朝上,已率军回到汴京的龙骧卫指挥使张咏,向皇帝柴宗训详细禀报了太原战事。
随他一同来京的还有郭无为。
高坐金銮宝座中的柴宗训听罢,颇为满意,道:
“如今朕大周与大辽攻守之势,优势在我。
辽国虽国运不错,研究出了克制我大周神臂弓的板甲,然而一则制造昂贵,二则太过沉重,不利着甲。”
柴宗训轻啜了两口茶后,看向殿中恭立的郭无为,道:
“郭先生昔年曾首投太祖,惜囿于当时形势,致与朕大周失之交臂。
今郭先生能举汉国来降,功在社稷。朕封郭先生为“归恩伯”,入兵部为侍郎。”
郭旡为大喜,深为佩服柴宗训不固守成见,论功行赏的贤明。
郭无为行大礼谢恩后,道:
“启禀陛下,汉国自刘旻时归附辽国已久,如今归于大周,臣料想辽国君臣必极为不愤,应当会派大军前来争夺原汉国之地。
陛下明鉴。”
李涛出班道:
“陛下,臣也认为耶律贤应当会出兵夺取汉地,且定难军李光睿迄今未按陛下圣旨之意,派遣八万大军入朝。
臣以为陛下须防定难军与辽国联合以抗我大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