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被抄家的那些大臣,据说在西厂生不如死。
域外不死人更不用说,受折磨的更是不计其数。
而这,都是残无忧干的。
以至于,现在残无忧身上,有股冲天的煞气和阴气。
一些普通人刚刚靠近他,就会感受到一股彻骨寒意。
“咯咯咯,诸位大人,你们难道真觉得,皇上这次让我们站在金銮殿之外,是因为他还没过来么?”这时候,东厂督公魏忠闲笑眯眯说话。
“魏督公,还请明示。”
一个平日和魏忠闲关系不错的大臣询问。
魏忠闲淡淡道:“这场雨灾造成的灾害,皇上那边肯定有所耳闻,皇上比你们任何人都着急,这次让咱们在这里站着,就是要我们感受一下,灾情之苦。”
灾情之苦………
众多大臣眼睛一亮,恍然大悟。
“谢魏督公提醒。”
一群大臣说话间,金銮殿这才缓缓打开。
“皇上驾到。”
事实上,魏忠闲猜对了,林重让他们站在雨中,就是让他们感受一下,灾情之苦。
因为这群大臣平日里日子太好了。
灾情这么严重,这些人除了怨天尤人,真的是啥都不会。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
林重站在金銮殿阶梯上,这里不会被淋到雨。
他也不准备让大臣们进去躲雨,只是静静地看着他们,不怒自威。
一群大臣心中一凛,暗道果然。
魏忠闲说的没错,皇上是要他们自省啊。
“众卿,最近日子过得如何?这天天下雨,没朕的旨意,你们是否自发做了一些让朕满意的事?据朕所知,似乎没有。”
“朕最近几日,非常生气,知道为什么吗?整个大夏,三分之二良田,被洪水淹没,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一想到那么多百姓受苦受难,朕心难安,可你们呢?哪怕没有办法,你们有没有想办法,去救灾?你们可知道,灾情若是持续下去,会是什么结果?”
“让朕来告诉你们,那就是天下大乱,乱党四起。”
“朕今日,让你们在雨中自省,就是要让你们感受一下,灾情之苦。”
话落。
一群大臣站在雨中,瑟瑟发抖。
也只有残无忧和魏忠闲站在一旁,默不作声。
他们是皇家的人,政策上的事,不归他们管。
“臣聆听皇上教诲,甚感惭愧,臣回家后,一定努力帮助难民。”
“臣也一样,请皇上息怒,以免气坏龙体。”
林重怒道:“现在进来,上奏各地灾情。”
“遵旨。”
进入金銮殿,一份份灾情上报。
当看到河州灾情的时候,林重松了一口气。
河州之地,幸好他提前命令张正居撤离灾民,现在灾民们虽然没了家,但保住了大部分财产安全。
而且因为提前备粮,现在粮食完全够用。
接下来只需等灾情退去即可。
“皇上英明,提前对河州水灾做了准备,才将损失做到最小化。”
“是啊,河州之地人口历来最多,幸好提前撤离,否则真的麻烦了。”
林重冷言道:“马屁就不要拍了,朕看了好几份奏折,很多地方谣言越来越多,有些谣言,竟然说河州死了上百万人,引起民愤,你们一个个的,难道就任由这些谣言在外谣传?”
“呃…………皇上息怒,臣已经派了一些官员,去地方解释。”
“是啊,只是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有些谣言很难平息。”
看着大臣们一个个的愁眉苦脸样,林重冷哼一声:“朕倒是有个办法,朕准备再成立一个衙门,名为驿报衙门,发布一种叫报纸的东西。”
“报纸?”
众人惊讶,底下的残无忧更是一愣。
报纸,皇上怎么会知道报纸的?
好在,林重下一句话,打消了残无忧疑虑。
“这报纸,是一个域外不死人和朕所言,报纸上记录的,是地方一些时事,有些地方发生了什么事,都能完整记录,这样的话,民众们就不会无故相信谣言了。”
关于报纸,林重其实早就想做。
可别小看这种宣传部门,这对一个国家舆论非常重要。
最近林重也视察过一些印刷造纸厂了,印刷有些落后,但足够用。
因为这个时代,很多人都不识字,所以报纸大部分是发到客栈,酒楼,茶馆等公共地方。
所以数量上不会太多。
到后期,他也会鼓励发展印刷技术,减少成本。
随后,林重把报纸的细节说了一下。
说完之后,一群大臣眉头紧锁。
他们突然意识到,这法子,似乎可行。
初期,报纸成本可能很高,需要投入不少银子。
但后期,订阅报纸的人会增多。
因为这年头消息闭塞,有了报纸,那就不一样了。
而且万一有什么谣言之类,有了报纸,舆论要好许多。
更重要的是,林重准备利用报纸,宣传家和国的概念。
这里的古代,其实和现实中古代差不多,大家都没什么家国概念。
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大夏亡了,只不过是换个皇帝的事。
他们该干嘛还是干嘛。
哪怕是这群大臣,其实抱的目的也都差不多。
崇祯时期就是如此,李自成攻入京城,大臣全部俯首称臣。
因为对他们来说,就是换个主人的事。
哪知道,李自成杀进来之后,根本没把他们当人,为了填补军需,李自成把他们全部抄了家。
可怜一群大臣千算万算,都没算到李自成这草莽会如此对他们。
林重现在要做的,就是提倡国家概念,团结民众。
实际上,报纸古代就有了,最早唐朝时期,名叫官报。不过当时的读者大多数是官员。
事情已经决定,不过,报纸这个具体事宜,让这些啥都不懂的大臣来办,效率太低。
最好是找一个玩家进来。
想到这,林重朝残无忧看去:“无忧,你身边可有人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