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辄顿时陷入腹背受敌的绝境,形势岌岌可危。扈辄站在战场的中心,望着四周涌来的秦军,心中五味杂陈。
他知道,自己现在面临着生死抉择。他可以选择击溃前后两路兵马,但王翦与桓齮都是军中名宿,他们麾下的秦军训练有素。
扈辄深知自己无法击败二位老将,他甚至在短时间之内无法想出完美的脱身之法。
他可以选择向左突围,但左侧是赵长城。
一旦进入赵长城范围,赵军将会进入无路可退的状态。
然而,赵长城之上还有赵军驻守,他们可以利用长城之险暂时拖住王翦进攻邯郸的脚步。
这个选择虽然风险极大,但也许能够为赵国争取到一线生机。
最后一个选择是向右突围。
赵军西方的诸多城池已经落入秦军之手,向右突围有可能会直接闯入秦军的陷阱。
但是,如果能够成功突围,扈辄便能够带领赵军远离战场,寻找新的生存之地。
这个选择虽然充满了未知和危险,但也蕴含着无限的希望和可能。
扈辄站在战场上,心中如同翻江倒海。
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每一个选择都将关系到赵国的命运和赵军的生死。
他不能有任何的犹豫和迟疑,必须尽快做出决定。
然而,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王翦和桓齮的军队如同两座巨山般压来,赵军的士气逐渐低落。
扈辄的额头上渗出了冷汗,他的心中充满了焦虑和不安。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战场的沉寂。
一名斥候策马飞奔而来,他的脸上满是惊恐之色。
他气喘吁吁地向扈辄报告:“将军!大王有令,不惜一切代价阻击王翦。”
这个消息如同一道惊雷在扈辄的心中炸响。
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赵王迁的意思很明确,如果拦不下王翦,即使他可以回到邯郸,也无法摆脱身陨的危险。
向右突围另寻机会,已经成为了不可能的选择。
现在,他只有两个选择:要么选择击溃前后兵马,要么向左突围奔向赵长城。
然而,扈辄深知自己的实力有限,他无法同时击溃王翦和桓齮两路大军。
而且,即使他能够暂时击溃其中一路兵马,另一路兵马也会趁机进攻赵国的都城邯郸。
到那时,赵国将会面临更加严重的危机。
因此,扈辄做出了最艰难的决定。
他深吸一口气,拔出腰间的长剑,高声喝道:“全军听令!向左突围!奔向长城!我们要与守城的将士们并肩作战!保卫我们的家园!”
随着扈辄的一声令下,赵军如同潮水般向左侧涌去。
他们知道自己已经没有了退路只有勇往直前才能搏出一条生路。
在扈辄的带领下赵军奋勇杀敌冲破了秦军的包围圈成功地奔向了赵长城的方向。
然而还不等扈辄脱离王翦与桓齮的围剿,卫庄率领的一万将士已经在前方围堵。
卫庄身边的副将高声呐喊:“扈辄将军,我家将军恭候多时!”
“恭候多时!”*n
扈辄一看对面令行禁止,显然是一支虎狼之师,纵然数量比不过他麾下兵马,却可以暂时阻挡他一时。
然而,此刻的扈辄已经进入生死时刻,背后的王翦与桓齮随时会追上来,前方又难以突围。
扈辄拔出腰间长剑,剑指卫庄,“弟兄们听好了,往前九死一生,停下就是十死无生。
若是前行得以突围,各位就是当世英豪,不愧对于长平英烈!”
扈辄的话语很空,没有承诺任何实质性的利益给予麾下士卒。
但是一句长平英烈成功激发了赵军心中的怒火。
长平死的都是他们的老表,不伤心才奇怪。
“杀!”
扈辄一声怒吼,其麾下将士纷纷响应。
“杀!”*n
“扶苏,结合眼前场景,你认为杀人诛心应该如何?”
公孙策的声音缓缓回荡在赵军阵营之中。
扶苏的声音很快响起,“也许是在扈辄眼前斩杀所有赵军士卒。”
“杀光所有人!”
公孙言的声音夹杂在其中,明明是稚子童音,却让所有赵军遍体生寒。
公孙策的身影于空中由远而近,左手托着公孙言,右手拽着扶苏的后衣领,而扶苏的手上拎着勉强可以看出人形的赵阉。
当扈辄看到赵阉尸体的一刻,他近乎目眦欲裂。
赵阉出身王室的消息没有人清楚,但是他是一尊货真价实的大宗师一事,却是赵国高级将领的常识。
扈辄当即明白赵阉是赵王迁派遣而出,只为护他周全。
想到这里,扈辄感动之余,又添数份自责之情。
扈辄:我会落到如此境地,并非赵王贪生怕死瞎指挥,而是我做的不够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