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时期,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没问题。
但战时呢?
还想着这群拿笔杆子的去领兵打仗?虽然是太祖,但赵煦内心早就吐槽无数次了!
一群读书人,懂个锤子的打仗,大宋立国以来,对外战场,抛开马匹不足的情况,还有大量的文人喜欢在战场之上指手画脚。
最后输了背锅的都是武将。
他心中很想给武将提升地位,但此事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
就在赵煦沉思之时,一个小内侍走了进来。
“官家,忠勇侯来了。”
“快快有请!”
赵煦抬头,努力的整理愁绪的面容,挤出一丝笑意。
等着周易进入上书房,顿时起身笑呵呵的来到周易跟前。
“周爱卿。”
“臣拜见官家。”
“好了好了,不要整这些虚礼。”
“来,坐下聊。”
两人坐下后,黄内侍懂事的泡上一杯茶,然后退出了上书房。
周易瞥了一眼案头上的折子,成堆!
心中明白,这定然是邀功的折子跟西夏那边后续治理方面的折子。
文人啊,还是一如既往的不要脸!
“周爱卿此番进宫有何事?”
“说来,咱们君臣也有小两月没见了。”
周易笑了笑:“臣一个闲散侯爷,可不敢没事入宫来打搅官家。”
“今日前来,想跟官家说三件事。”
“你我之前,直言便是。”
赵煦喝了口茶,躺在椅子上,颇为放松。
“那行,臣就直言了。”
周易道:“三件事,第一件事是臣打算前往老君山修行。”
“日后恐怕在京城的日子不会太多,来给官家报备一声。”
“什么?”
赵煦本来还挺舒适的躺着,一下子坐正,瞪着眼珠子看着周易:“老君山?”
“修行?”
“爱卿啊,京城内不够你修行的?”
“你那澄园面积够大吧,这样若是你觉得不够,朕可将澄园周边的几座宅子都赐给你,打通了能到一百六七十亩。”
“别!”
周易连忙摆手,看着赵煦笑了笑:“官家可别乱来,臣要那么多宅子作甚?”
“官家也知晓,臣在武林有谪仙的名号,比起称号嘛,臣更喜欢将这称号坐实了。”
“这次离京,应该是带着一大家都去山上清修了。”
“哦对了,国师也打算跟着去。”
赵煦:“……”
“不是,你们一个天下第一,一个都能改天换地了,还去修个什么?”
“难不成真像成仙?长生不老?!”
“额,陛下说的也不算错,虽不求能长生,但尽量活到一百二。”
长生的事情还真不好跟赵煦说,虽然关系挺好,但不要试图让一个皇帝真的知晓了长生不老是真的,否则分分钟能翻脸。
秦始皇那样的千古一帝都无法抵抗长生的诱惑。
赵煦?
周易表示他不赌。
赵煦看着周易愣了愣,片刻后皱眉道:“那你打算多久回京一次?”
“嗯,正常情况下,三个月回来一次,若是在闭关的话,时间就说不准。”
“罢了,此事朕应允了。”
“山中清苦,你若是缺什么跟朕说,朕给你们准备。”
“多谢陛下了。”
赵煦点头:“那第二件事呢?”
“第二件事,陛下想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周易认真道:“此前官家跟我说过,也想效仿秦皇汉武,如今臣再问一句,官家还有此心否?”
“废话,朕说出去的话,自然是金口玉言!”
“好!”
周易轻喝一声:“那臣就来说说,官家要做千古一帝,需要做些什么。”
“第一,官家本身可不能英年早逝了,此前让官家多多习武,强生健体,保证身体,官家需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去做。”
“第二,想要做千古一帝,那就得对大宋有绝对的掌控权。”
“不论是秦皇还是汉武,都对自身的王朝有绝对的掌控力,不论是文人还是武将,都能各尽其用。”
“眼下的大宋,武将身份低微,便是同等官职,武将都得矮上文官一头。”
“当年太祖黄袍加身,因本身就是武将出身,加上当初政权不稳,喊出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但那是大宋开国,而非是现在官家手中的大宋!”
周易说着,眼中带着三分睥睨:“故而,官家如今最关键的是,能将武将的地位提升,打压文人的气焰。”
赵煦并未生气,只是看着周易轻叹:“爱卿说的轻巧,朕也想,但此事太难,不仅仅是氏族,还有寻常百姓,此刻他们的心中早就根深蒂固了。”
“不单单是动氏族这么简单的事情,其次,氏族一动,天下读书人都得造反!”
“官家说的这些臣都知晓,但这些不动,大宋最多也不过是拿下西夏,最后跟大辽隔岸相望罢了。”
“大理,吐蕃,大辽,甚至更广阔的天地,陛下不想去看看嘛?”
周易笑了笑:“有时候,刀割肉,是疼,但烂掉的肉不割了,最后全身溃烂,救无可救!”
“军中有多少武将都是朝廷各大家族弟子,占着茅坑不拉屎,还领着俸禄。”
“这样的事情比比皆是,官家还是早做打算的好。”
“富国强兵,才能发动对外战争。”
“如今吞了西夏,估摸着不少文官来找陛下要西夏各州的治理之权吧?”
赵煦苦笑点头:“是啊,朕也为这事苦恼呢。”
“官家看看,如今都干明目张胆的要了,日后说不定敢来抢!”
“不如借机将朝廷的党羽清一清,顺便西夏这次的战争,拉上几个想要冒头的文人过去,吃了败仗,当做典型,绝了文人想要插手军队的念头。”
“一个不行就杀两个,大宋最不缺的就是读书人。”
“另外,臣来此的第三件事,便是官家若是有兴趣的话,大理其实也唾手可得。”
“甚至在吐蕃,臣也埋下了暗子……”
赵煦猛地大睁大双眼:“爱卿快说说。”
“大理段氏段誉,日后的段皇,此人并非是段正淳的儿子,而是段延庆的儿子。”
“此事一旦宣扬出去,大理定然会政权不稳。”
“而段正淳的新儿子,是假的,乃是少林玄慈方丈的儿子。”
“届时,大理皇室动荡,官家收拾好了西夏,腾出手来,倒是可以拿下大理,减少一些损失。”
“吐蕃那边,国师鸠摩智……”(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