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这一次杨崇不想让那所谓的顺理成章继续顺理成章下去了,当然,这并不是说杨崇就对焱妃有什么心思。
若只是一个美人就能够让杨崇心动的话,那杨崇在这齐王宫中恐怕无时无刻都要心动了。
杨崇之所以派出月神以应对焱妃,只有两个目的。首先,他看燕丹不顺眼,当年司徒万里联合各方高手围攻杨崇,燕丹就在其中,当时因为墨家高手出手,让燕丹逃过了一劫,但这并不代表杨崇就此可以放过燕丹,这个仇,杨崇一直是记得的。
此时有机会坑燕丹一番,杨崇又何乐而不为呢?
另一方面,在杨崇未来的计划中,墨家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但燕丹却是墨家巨子六指黑侠的传人,杨崇若想要将墨家收入麾下,燕丹就是一个绕不过去的人。
所以,对于杨崇来说,燕丹还是去死的好。
至于杨崇谋了燕丹的性命会不会得罪燕国的问题,那就更不是问题了。
两年前的那场大战,燕国趁火打劫进入饶安,虽说后来被赵军击退,饶安依旧在杨崇的手中,但这份仇却还在。
对燕国,杨崇也是早就想要下手了,只不过是田建未灭,暂时顾不得北方而已。
“秦国,东君?我自当遵循王命。”月神并不知道杨崇的心思,但她已经明白了自己的心思,这一次的秦国之行,她势在必行。
“带上黑白玄翦和白凤。”杨崇补充道。
“是。”
第二天,月神就离开了齐王宫,在与张良汇合后,直接朝着西方而去,他们会以最快的速度赶往秦国,从秦国将韩非直接带来齐国。
至于韩国,明眼人都知道韩国已经不可能存在多久了。
……
一行人一路马不停蹄,不过七日就已经赶到了咸阳。
只不过此时的韩非并不在自己的府邸中,而是被召进了咸阳宫。
“大王,韩国很弱,即使秦国灭了韩国,对于秦国的国力来说也不会有多大的提升。”在秦王政的面前,韩非依旧坚持着自己的意见,他的身份已经注定了他的选择。
“韩国也有兵马十万,不可小觑。”秦王政看着韩非,虽然语气依旧如往日般平静,但在他的眼睛中,却的已经多出了几分杀气。
韩非终究还是让他失望了。
秦王政自认为是最了解韩非的人,知晓韩非的志向是让天下人都奉行自己的法,这也是韩非那句天下他要九十九最准确的解答。
秦王政理解韩非,也认为韩非同样了解自己,他觉得韩非应该知晓,只有自己才能让他的法成为这世间的九十九。
因为只有秦国和秦王政有足够的力量统一天下,只有天下一统,韩非的理想才能够实现。
因此,秦王政认为韩非是能够理解他一统天下的志向的,他认为韩非应该知道他志在统一天下,并非是为了杀戮,并非是为了将战争带给六国,也不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私欲。
他有着崇高的理想,韩非应该理解这一切的。
但韩非最终却让秦王政感觉到了失望。
眼下的天下局势是齐国在杨崇手中的再次崛起已经成了必然之势,秦国能够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延缓齐国再次崛起的势头,趁着这个时间,以最快的速度攻灭韩赵魏三国,到时,即使齐国在杨崇的手掌再现当年的巅峰之时,也不可能与齐国抗衡。
只有这样,秦国才能够以绝对的力量攻灭齐国和楚国,实现天下一统。
所以韩国就成为了秦国和秦王政的第一个目标。
但就在秦王政走出一统天下的第一步时,韩非却跳出来反对了。
这让秦王政看到了韩非的可笑,如果韩非连韩国都不能放下的话,那他所谓的天下之法就是一个笑话,一个连自己的学说都不能践行的人,还值得他敬佩吗?
秦王政认为是不值得。
虽说韩非身为韩国公子,有着足够的理由反对秦国灭韩,但在秦王政的眼中,被他视为老师、视为知己的韩非不该如此,不该有着如此俗态。
可惜,被韩国的存亡遮住了眼睛的韩非并未在第一时间注意到秦王政态度的变化,此时的他还在尽一切努力,试图去改变秦王政的决策。
“韩国的十万兵马只是号称而已,将全国的男人拉到一起面前能够凑合十万兵马来,但其中的老弱病残说不得就要占据一半了。”韩非解释着。
“秦国志在天下。”秦王政冷声道。
“但秦国不该用战争的方式取得天下,韩国对于秦国来说的确是反手可灭,不仅是对秦国来说,即使是对赵国、对魏国来说,韩国都不算的强大,两国想要覆灭韩国,并不算困难,但这么些年来,韩国为何能够屹立在天下之中呢?只是因为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承受着灭国所带来的后果。”韩非发挥着自己能言善辩的能力,可惜他忘记面前的秦王政根本就不是能够言辞打动的人。
秦王政是一个聪明人,而聪明人永远都认为自己是对的,韩非是如此,秦王政同样也是如此。
“什么后果?”秦王政追问道。
“韩国若灭,魏国、赵国,甚至是楚国、燕国都会生出唇亡齿寒之感,那时,他们会意识到原来他们也是会被攻灭的,在灭亡的危机面前,他们会怎么做?必然是摒弃前嫌,一致对抗秦国,秦国虽强,但若是对上齐心合力的诸国,恐怕也是挡不住的。”
“也正是如此,历代秦国先王对列国都是蚕食,而不是鲸吞,秦国历代先王怕的就是将诸国逼迫太甚,将它们逼成了齐心协力的盟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