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月神与焱妃
“曾经的韩国大将军在我齐国当一巡检营统领,也算是绰绰有余了。”杨崇调侃中带着几分正经地道。
当然,巡检营只是杨崇暂时对卫庄的安排,照杨崇的意思,卫庄其实更适合另外一份差事。
秦国有罗网,杨崇也有夜幕,只不过对于罗网和夜幕,杨崇多有看不上,终究是上不得台面的东西,但其情报系统却是杨崇所需要的。
所以杨崇有意将夜幕推到前台,让其在阳光下蜕变成为另一机构。
这样的机构历朝历代都有,但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锦衣卫,杨崇很有心思建立一套相似的组织系统,卫庄就成了最好的首领人选。
毕竟卫庄作为将军的能力虽然还需要等待时间的验证,但卫庄作为杀手头子、情报头子的才能却已经得到了实践的证明。
只不过现在相对于组建锦衣卫,杨崇更缺的统兵作战的大将,所以只能先看看卫庄是否能够作为统兵的大将去用了。
“我现在是韩国的大将军。”卫庄拒绝道。
“我自然知晓,你不要忘记了,你能当上韩国的大将军,还是我帮助你们杀了姬无夜,若没有我的帮忙,你和韩非现在还在姬无夜斗得不亦乐乎。”杨崇道。
“这件事情我与韩非的确需要感谢齐王,不过,姬无夜留下的大部分遗产不是都被齐王夺了吗?从这一点上来说,齐王也不亏。”卫庄说着承情的话,但却没有多少感谢的意思,都是为了利益,说感情就真的天真了。
“到底是卫庄,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韩非接触久了,倒是学会了韩非的几分厚脸皮,这件事情先不说,韩国大将军不可能为我效力,但若只是卫庄呢?卫庄可能为我效力?”杨崇问道。
“但事实是卫庄就是韩国大将军。”卫庄冷冷道。
“卫庄你不妨听听他的理由,你知道,论到言辞,韩非也不见得是他的对手。”紫女在一旁打着圆场道。
“既然知晓齐王厉害,那我最好还是不要听才是。”卫庄理智地说道。
关于杨崇唬弄人的本领,卫庄是了解的,毕竟连紫女这般难缠的女人都被杨崇骗到手了,杨崇又能够借助赵国的力量完成复国之举,此类种种,已经足以证明杨崇的能言善辩了。
不过,卫庄的理智告诉他自己最好不要听杨崇的话,但他同样也是一个好奇心十分旺盛的人。
而杨崇也是深知这一点的,所以杨崇并未理会卫庄的拒绝,而是直接说道:“韩国即将不复存在,你这个韩国大将军到时自然也就不存在了,到时,不再是韩国大将军的卫庄不就可以为齐国效力了。”
“放心了,这个职位绝对不低,虽然不是大将军,但齐国也不是韩国能够相比的,到时候,卫庄你就是手握十万雄兵,纵横天下也不是不可能。”
杨崇可谓是循循善诱。
“你凭什么认为韩国即将不复存在?”卫庄反驳道,他认为自己绝不会上杨崇的当,言辞之间的诈术,于方寸之间操控人心,这正是纵横家最擅长的事情。
“因为我比你更了解秦王政。”杨崇道。
“韩非也了解秦王政,秦王政甚至不惜代价才将韩非请去了秦国,有韩非在……”卫庄反驳道。
杨崇了解秦王政?这话卫庄可不相信,杨崇才与秦王政接触了多少,韩非又与秦王政接触了多少,杨崇对秦王政的了解还能超过韩非不成?
“韩非在秦国只会死的更快。”杨崇直接打断了卫庄的话。
秦王政上次不顾自身安危的韩国之行给了韩非、卫庄他们这些人一些错觉,认为秦王政是真的将韩非当成了老师般的存在,但这只是韩非他们的一厢情愿罢了。
杨崇甚至怀疑秦王政的新郑之行最大的目的还是为了引蛇出洞,引秦国那些不安分的人出手,辨别到底谁是属于他的人,谁是他需要清理的人,至于见韩非,不过是顺手为之罢了。
因为要见韩非,秦王政有太多的手段可以实现这一目的,根本没有必要不顾自身安危,冒险前往新郑。
现在韩非不就乖乖前往咸阳了吗?
“齐王这话是什么意思?”卫庄心中一沉,杨崇的话让他感觉到了一丝不妙。
“秦王政需要的是韩非的书,不是韩非本人。”杨崇道。
“你凭什么如此断定?”卫庄不信。
“你难道没有听说过一句话吗?最了解你的人往往是你的敌人,试问当今天下,除了我之外,谁有资格当秦王政的敌人?作为敌人,我当然是最了解秦王政的人。”杨崇说道,话虽略显荒谬,但却是事实。
“韩非在秦国真的会有危险?”卫庄的心境难以维持了,他有着一种预感,杨崇的话未必是危言耸听。
“若无意外,必死无疑。”杨崇笃定道。
“这?”卫庄一时无言,他的心已经彻底乱了。
“你是说若无意外,若是有意外呢?”紫女却是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现在我说的话对于卫庄来说不就是一个意外吗?”杨崇指着自己道。
对于这个世界来说,杨崇就是最大的意外。
“齐王可以救出韩非?”卫庄连忙追问道。
他视韩非为知己,自然不可能坐视韩非死在秦国,若有可能,他愿意不惜一切代价从秦国将韩非救出来。
“寡人是王,难不成还能进去秦国救韩非不成?况且聪明人都是自以为是的,在事情来临之前,他们只会相信自己的判断。”杨崇道。
他堂堂齐王之尊,还能自己去咸阳救韩非不成?
当然,以杨崇的武功即使去了秦国,秦国也没人能够留住他,但杨崇为什么要那么做?王有着王应该做的事情。
“难道韩非他真的必死无疑了嘛?”卫庄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
“那要看卫庄你怎么做了。”杨崇道。“齐王还是要让我为你效力?”卫庄似乎已经抓住了问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