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来料加工
“是直接投资建厂么?”
“具体投资金额怎么分配?”
“出口的问题怎么处理?”
“工人们呢?两边的制度可不一样?”
“管理方面呢?”
在商言商,逸夫先生就只能听着插不上嘴,他是做电影和电视的。
上次李翰祥去大陆本来是计划做一点文化工作,结果阻力重重,还没见到曙光,要再等等,不然又进小黑屋
霍先生也有想法,但是他的主业现在是房地产和港口建筑,要跟国内大领导们做进一步商谈港口建设。
包先生和董先生以航运业为主,他们同样关心港口投资。
问王德明这些问题主要是曹先生和陈先生等人。
也是好事情,虽然太平纺织,南丰集团等纺织行业,王德明都是明面上的第二大股东,他要是强行推动纺织企业回大陆投资建厂也不是不行。
但光他一个人的能量再大也不可能将所有事情一把抓。
尤其是他要将做成示范效果,吸引更多的人回大陆建厂,发展经济,消化劳动力。
“最开始采用来料加工的三来贸易进行,这样的话就可以完全避免你们所关心的问题。”
王德明耐心的给他们解答:“我们提供厂房、设备、技术,原材料和样品,由大陆的对应工厂进行生产,并负责最终产品的外销。”
“这样就避免了触碰此时大陆的一些敏感政策。”
“当然,如果投资的话也有机会,上面的领导们已经开始讨论中外合资经营办法,明年也会出台。”
“我的意见是”
他看向客厅里的几位香江大富豪:“锦上添,不如雪中送炭。”
“大陆这时间的经济,可谓正在起飞,”他掰着手指头说道:“充足的,高质量的,受教育的,廉价劳动力。”
“完备的工业体系,无论是轻工业还是重工业,只要有需要,都可以找到对应的工业化产品。”
“这意味着,只要我们提供最新的技术,国内就能够生产出来外销产品。”
“可技术引进也是个问题吧?”陈先生皱着眉头,南丰集团是最先引进的空气编织机在香江生产牛仔裤的公司,他当时买设备可了大价钱,但是也一举让南丰成为东南亚最大的牛仔裤生产企业。
“当初我考虑到后续的技术升级,问过意大利纺织设备厂商技术转让的价格,比设备还要贵。”
“还是买设备好一些。”
“陈先生,”王德明不紧不慢的补充:“您可不要忘了,大陆的各地研究所,霍先生这一点是最清楚的,研究能力可是非常出色。”
霍先生点点头,插嘴道:“没错,”看着众人不解,笑了笑,“我不是帮着国内联系过一段时间欧洲的生丝生意么?”
“最开始国内的生丝质量不稳定,德明劝我向国内的几个有桑蚕养殖的研究院提供资金,很快生丝的质量就赶上东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