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登基
建安十四年(209)。
经过大半年的准备,金茂率领群臣,多年来第一次迈进洛阳地界。
一切准备就绪,皇帝刘协按照规矩进行三辞三让,金茂虽讨厌形式主义,却拗不过群臣,只能将就。
十月初一。
金茂正式登基为帝,第一件事就是废除年号,今后全都以新汉纪元。
刘协退位后,改封南阳王,且不设属臣。
从今往后,诸侯王、藩王不再如以前一样,有自己的属国、属臣,王位仅作为荣誉称号。
当然,明面上的排场不能少,卫队三百人、仪仗队三百人、仆从三百人,共九百人可驱使,费用由封地供应。
另外,刘协当朝及以前所封的诸侯王不再世袭,不论后代有无全部收回。
此事立马轰动全国,刘姓诸侯王可不再少数,金茂这一决定立马遭受全国宗室的抵制。就算他们手中的力量少得可怜,却仍然奋起反抗。
为此,刘协无奈进宫,希望金茂能网开一面。
“伯和不必多言。”金茂断然拒绝道:“朕今为天子,所作所为不必得到这些人的认可!”
刘协闻言,面色微变,但随即恢复平静,他深知眼前这位年轻的帝王,虽手段强硬,却也心怀大志,非池中之物。他缓缓上前一步,语气中带着几分诚恳与劝解:“陛下英明,臣自然知晓。然则,宗室乃国家之根本,牵一发而动全身。若强行剥夺诸侯王之世袭,恐引起不必要的动荡,于国不利。何不另寻他法,既能稳固皇权,又能安抚宗室之心?”
金茂闻言,目光深邃,似乎在衡量着刘协的话。片刻后,他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伯和言之有理,朕亦非不通情理之人。但世袭之制,早已弊端丛生,既不利于国家之长治久安,亦不利于人才之选拔。朕意已决,诸侯王之位不可再世袭,但朕可设立新制,以功勋、才德为标准,选拔宗室子弟入朝为官,优秀者更可获封爵位,如此既不失宗室之荣耀,又能激励宗室子弟为国效力,岂非两全其美?”
刘协听后,心中暗自赞许,金茂此举既展现了其改革的决心,又不失对宗室的体恤。他躬身行礼,道:“陛下圣明,臣等自当全力辅佐,共谋国家大计。”
随后,金茂又召集群臣,宣布了改革宗室制度的详细计划,包括设立宗室学堂以培养年轻才俊,设立考核机制以选拔宗室官员,以及设立专门的机构来管理宗室事务等。这一系列举措,不仅赢得了部分宗室子弟的支持。
相对于要考科举的士子来说,诸侯王的子嗣入仕机会更大,考核标准更低。
如此一来,家中子女多的诸侯王立马偃旗息鼓,甚至为新帝金茂摇旗呐喊,剩下那些子女少的诸侯王咬牙切齿,却也不敢再多言,谁让他们生得少呢。
宗室有的福利,大臣们也要有。
金茂为一直追随的戏志才、周瑜、贾诩、荀攸等臣子也开了跟宗室一样的特殊通道。
将级以上的武将子女若是想要继续从军,也能获得优待,不论起步还是考核都比普通人要好得多。
这一特惠政策可以持续三代,若是三代之内没有子孙能够脱颖而出,那就怪不了金茂,只能从头开始。
政策一出,群臣哗然。
倒不是不好,而是太好了,群臣怕金茂晚年后悔,举起屠刀砍杀一大片。
毕竟,这种事应该算潜规则,怎么能放到明面上来?
戏志才被推为代表,向金茂发出异议:“陛下,此举固然彰显了对军功世家的重视与激励,但微臣斗胆,恐其长远来看,亦存隐忧。自古以来,国家昌盛非一人一族之力可成,需广开才路,海纳百川。将级武将之后虽承家学,然若仅凭血脉便得优待,恐使军中其余有志之士心生不平,影响士气,更可能滋生骄奢之风,不利于军队之纯洁与战斗力之提升。
再者,陛下明言此特惠仅延三代,意在鞭策后代自强不息,然世事难料,三代之后,若真有英才未显,是否又当如何?岂非又陷入另一重不公?微臣以为,真正的公平与激励,应是建立在才能与贡献之上,而非单纯依赖血脉。
故,微臣建议,陛下可设立更为公正透明的选拔机制,无论是将门之后还是寒门子弟,皆凭实力与功绩说话。同时,加强对军功世家的监督与引导,确保他们不仅传承武艺与忠诚,更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新一代将领。如此,既能激励军中将士,又能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何乐而不为呢?”
金茂闻言,眉头微蹙,沉思片刻后,才说道:“此事我自有分寸。”
“功勋子女享有特惠,这是祖辈余荫,应得的,只是此事尚缺乏监管。”
“我意皇室子弟当任监察、选拔官,若有人舞弊,监察者、选拔官同罪,此罪不赦!”
这样一来,皇室子弟将施恩于功勋之后,以后站队的事情就放到了明面上,谁是谁的人,一目了然。
戏志才深感无力,金茂不止在子女当中养蛊,还想在他们的子女里面养蛊,这不是鼓励内耗嘛。
戏志才心中暗叹,却也明白,金茂此举虽看似残酷,实则蕴含着深远的政治考量。他深知,在权力的游戏中,绝对的平衡往往难以维系,而适度的竞争与制衡,却能激发潜能,减少腐败的温床。金茂正是利用这一点,巧妙地将皇室子弟与功勋之后捆绑在一起,既是对功勋的一种安抚,也是对皇权的一种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