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
又有鲁国相陈逸跟着附和道:“董卓原本便是西凉出身,如果将朝廷迁往长安,便可背靠凉州,据守函谷。”
“这对于董卓而言,实际上更加有利,而他则会将逼迫西迁的罪责,扣在咱们关东的诸侯身上,污蔑我等乃不义罪臣。”
“该死!”
陈逸眉头一拧,咬牙切齿:“袁将军,殿下言之有理,咱们想要制止董卓迁都,时间怕是真的不多了,您抓紧时间调集船只吧。”
此刻,颍川郡守李旻起身一揖:“殿下,李某同样可以出一份力,在颍川范围内,尽可能得去调集船只。”
“嗯。”
刘辨点点头:“李郡守深明大义,孤心甚慰!既如此,你与后将军袁术、汝南太守徐璆一起,共同调集船只。”
李旻拱手:“诺。”
刘辨转而望向袁术、徐璆:“二位呢?”
二人不得已,只能拱手:“诺。”
“奇兵如此。”
旋即。
刘辨再次转回正题:“咱们再言正兵!根据情报,广成关守将乃是董卓帐下大将胡轸,此人麾下足有八千兵马。”
“不过.”
刘辨话音一转,正准备下达方略时。
忽然。
帐外响起悠悠一声传报:
“报~~~”
刘辨抬眸望去。
但见,帘帐起,从外面闯入一个士兵,欠身拱手道:“殿下,适才探马传回情报,广成关换防,主将胡轸调走,来者姓徐,暂不知其名。”
“什么?”
刘辨顿时一个愣怔,不由惊诧:“广成关换防?”
士兵点点头:“没错!城头值守的士兵,衣甲、兵器俱与此前不同,从飘扬的旌旗判断,已经换成了一位徐姓将领。”
“徐姓将领?”
刘辨皱眉沉思间。
军师联盟的声音响起:“辩爷,很可能董卓把徐荣从汴水方向调过来了,看来董卓对你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酸枣方向的盟军。”
“历史上,董卓迁都以后,曹操起兵进攻董卓,结果才刚到荥阳汴水,便被徐荣战败,士卒死伤大半,自己也被流矢所伤。”
“徐荣吗?”
刘辨深吸口气,皱眉沉思。
仔细想想。
董卓麾下除了徐荣外,似乎真没有其他徐姓将领。
而且对方既然能够接替胡轸,势必从地位上,要与胡轸平级,甚至高一级。
徐荣是在董卓进入雒阳后,从行伍间提拔起来的将才,是董卓军力体系中,代表雒阳军的中郎将,军职与牛辅、胡轸相同。
“该死!”
刘辨暗骂一声,心中不悦。
如果广成关是胡轸的话,刘辨至少有七成把握,可以拿下广成关。
但偏偏,董卓居然临阵换将,把深谙兵法的徐荣给调了过来。
如此一来,提前准备好的进攻方略,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这回倒是便宜了曹操!
汴水方向没有徐荣,却换成了胡轸。
呵呵!
这仗打得,有点意思了。
其下,陈王刘宠皱着眉,轻声道:“弘农王可是知道这徐姓将领?否则因何是如此表情?”
刘辨倒也没有遮掩,点点头:“没错!孤对这徐姓将领,略有耳闻!”
“哦?”
刘宠好奇:“还请弘农王,不吝赐教。”
刘辨深吸口气,目光扫过众诸侯:“董卓在入雒阳之前,有西凉骁骑数万,分属于四大中郎将,分别是牛辅、董越、胡轸、段煨。”
“而在其进入雒阳以后,吞并北军,提拔徐荣于行伍,于是徐荣作为雒阳军的代表,成为了董卓麾下第五大中郎将。”
“随后,董卓再次吞并了丁原的并州军,提拔吕布为董卓麾下的第六大中郎将,自此董卓的实力达到了最巅峰。”
“如果孤猜得不错”
刘辨长舒口气,轻声言道:“广成关的徐姓将领,应该就是被董卓提拔于行伍的徐荣,此人虽不是董卓嫡系的西凉军,但论将才,徐荣当属第一,董氏军中,无人能出其右。”
“啊,这”
即便是陈王刘宠,也不由地为之一愣。
他深吸口气,试探性问:“弘农王可是对此人评价过高了?董卓麾下将才,不当属李傕、郭汜为先吗?”
“是啊!”
又有汝南太守徐璆附和道:“胡轸作为西凉军,在此刻被调走,却换来了雒阳北军出身的徐荣为将。”
“在下以为,一定是酸枣、孟津方向的盟军威胁更大,因此这才将胡轸调走,对于咱们南路大军而言,倒是一个不错的消息。”
“没错!”
沛国相袁忠点点头,深表赞同:“袁盟主统帅兵马,屯驻于河内,对于董卓的威胁最大,董卓自然要调集兵马抵御,而咱们仍在鲁阳,威胁甚小,这才派徐荣坐镇。”
“殿下!”
沛国相袁忠揖了一揖:“在下以为,咱们应当尽快进攻广成关,以呼应袁盟主的行动,对董卓造成更大的威胁。”
呵呵!
刘辨都懒得理会这种,不断刷存在感的诸侯。
强调袁家人,就能获得最大战功?
蠢货!
不过
刘辨虽然心中不屑,但面上依旧保持恭敬:“尔等还是抓紧时间调集船只,奇正相合,才合兵法要诀,至于广成关如何,等你调来船只,自然可以齐头并进。”
求自订!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