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年仅四岁的李之郎能够提出如此“富有建设性”意见,张大半仙明显是极度惊讶和赞赏,欣然同意。
行了拜师礼,约定了教学时间、方式和内容等事宜,双方又进行了友好的闲聊,李氏父子充分表达了那犹如滔滔江水一般的崇仰之情;张大半仙也非常淡定而和蔼地阐述了一番堪破凡尘的大道心得。
期间,来访的李氏父子在清静真人的带领了,又参加了一些观里的活动,比如道家理论学习课、每日辩论等等。张大半仙作为特邀讲师和裁判,也分别参与了上述活动。对于张大裁判的公平性,众人当然是个个心悦诚服;而对于张大半仙的理论课,李之郎表示,能够联系生活实践,深入浅出地阐述一向深奥且艰涩难懂的道家圣言,是一名非常优秀的“人民教师”,若是在前世,张半仙同志一定能够获得国家特级教师荣誉称号。
中午吃过斋饭,李氏父子感谢主人的盛情款待,告辞离去。
三天后,李之郎跟随自己的“导师”,开始了每天“朝五晚九”的生活。
按前世的时钟计算,每天凌晨五点起床,晚上九点之后入睡。
课程从吐纳之法开始,这让李之郎再度惊喜。虽然没有传说中的仙法道术,但内功的确实存在,还是让他激动不已。再加上他还没有从见到超级偶像的兴奋中平静下来,以至于头一天学习的时候,根本就什么都记不住,更不用说理解和练习了。
张三丰还以为李之郎的神童传说不过是欺世盗名。
过了几天,和偶像见得多了,李之郎终于渐渐回归正常,并逐步显露出神童的本色来,让张半仙竟然喜形于色,暗叹这孩子果然是天命选定,身具大机缘的人物。
一年后,张三丰开始传授武功套路。李之郎也在父亲的要求下,每天下午留出一个时辰的时间,练习书法。
又一年,张三丰开始传授绘画和音乐。李之郎一直认为古代男子的音乐主要就是乐器,比如琴萧笛筝等等;然而,当张三丰展开歌喉,放声高歌的时候,李之郎再度表示五体投地,膜拜不已。
李之郎这才想起,古代诗词,其实主要就是用来唱的。所谓诗歌,其实是先有歌而后有诗,诗从歌中来,正是起源于歌。
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其实不全都是歌曲吗?有夏商周三朝直至春秋年间的各地民歌,还有王室诸侯祭祀时唱的歌。而纵观唐诗宋词,莫不讲究韵律,这还是因为诗词没有完全脱离乐歌的要求。
此时,李之郎每天的生活是非常丰富多彩的。凌晨五点起床,吐纳半时辰,武功套路半个时辰,然后吃些斋饭,开始研读四书五经;中午半个时辰休息,下午是书法、绘画和音乐练习;傍晚可以下下棋,偶尔也会出去玩耍一阵。
虽然李之郎的心理年龄早已过了贪玩的时代,但每个男人无论年龄多大,总会有一些童心未泯;故此,偶尔能够出去重新享受一下童年生活,李之郎当然乐在其中。
晚上的时候,李应庚会考核儿子今天的学习成绩,并给予一些提点。
摆脱了刚来时的迷茫,面对这“高度落后”的古代环境,李之郎也不得不适应这些生活。好在比起其他很多穷苦人家,他还是非常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