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李平却彷徨起来。
他不知道自己的决定是对是错,不管分析的多么条条是道,也不管以少击众听着多好听多爷们,但真的去面对又是另一回事。
那需要的是巨大的勇气。
而一旦失败,后果将无疑是可怕的,也是灾难性的。
李平再次纠结起来。
但正在他纠结的时候,军营之外远处的东北方向却突然传来了军号的报警声,接着是大量的动静。
李平一惊。
东北方向是湘阴县城。
张献忠不会是忍不住决定趁黑打过来了吧!
但当休息的部队被紧急唤起并严阵以待时,警报又很快解除。
原来是一支一千多人的张献忠兵马趁夜色逃过来投降。
大感意外的李平立即接见了这支很顺从被解除武装的投诚部队首领。
一个麻城的前农民,一个曾经的里仁会会员。
据这个叫陈子道的首领讲,他之所以前来投诚就是不想再跟着张献忠这个他曾经以为的大英雄实际上不过只是一个嗜杀无度的大贼干了。
他的信仰让他不愿意再继续充当张献忠滥杀的屠刀,他带来的这一千多人中的数百名麻城骨干也都不愿意。
原来,里仁会也好,直道会(又称洗耳会)也好,从名称就能看出是奉行完全正统的意识形态的,并深深扎根于行侠仗义、兄弟结拜以及武侠传奇所演绎的暴力儒学。
里仁会中的里仁含义其实就是仁慈地对待邻里,也是长期以来麻城地区的底层民众被反复灌输的道德准则,是乡村地区缓解矛盾不可或缺的重要黏合剂。
也正是如此,麻城的官吏和地主们当初才会允许里仁会和直道会的存在和发展壮大,甚至可以拥有武器。
而张献忠的所作所为显然与里仁会和直道会所遵循的基本道义是差距巨大的,并且时间越久越明显,并难以掩饰。
只是对于大多数里仁会和直道会的成员来说已经被绑上了张献忠的战车下不来了。
但所部军纪极佳并不断给张献忠暴击的李平给他们中那少部分不愿意继续盲从和仍想坚持基本道德准则的人带来了一个新的选择。
里仁会和直道会能发展壮大的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主要首领大多是高等的奴仆,通常负责管理麻城城外的大片地产并在平日里替县城里的主人打点日常事务,因而有充足的机会来建立关系网络。
翻身做主人的思想自然也都很强烈,并无法回头。
但陈子道和他的大多数麻城籍手下却恰恰不是家仆出身,而是农民出身,这让他们与那些家仆出身的会众们具有很大的不同。
对官府和权贵阶层的仇恨及敌意没有那么强烈,尤其是不存在强烈的报复心,心理也没有那么扭曲,行为方式自然也不愿意极端。
这也让他们对张献忠的行为做派更为失望。
当然,陈子道和其麻城籍手下骨干控制的其余那数百名武昌、岳州及长沙等地的新裹挟兵众更不太可能对张献忠死心塌地。
并且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陈子道并不看好张献忠能赢。
陈子道经历过大冶县的惨败,对李平有一种盲目的惧怕。
甚至如果不是其原所部在大冶县遭受了重大损失,并导致他顶上的好几个头领都挂了,有些勇力和胆识但却只是一个农民的陈子道也难以上位接过几百人的领导权。
当然陈姓是麻城的大姓之一也是重要原因。
而尤为重要的是,陈子道知道张献忠这支迅速集结起的大军精锐力量是严重不足的。
由于上个月孙可望指挥的部队重创了左良玉大军以及知道李平正在同李自成开战,张献忠和他的整个军队都对北方完全放松了警惕,大量的精锐部队也因此被调往他处。
在衡州的李如靖和在更南边的刘文秀都带走了不少精锐并被进一步补充,张其在进攻江西的兵马虽然武昌兵居多,但也有很多精锐被派过去监视和制衡。
这导致目前张献忠的身边可堪称能战的兵马数量非常有限,甚至有不少是上个月刚刚从左良玉那里俘虏过来的,不然陈子道和他的一千多包含了大量新兵的部队也不会被当做精锐隐蔽在湘阴县城里。
陈子道和他的部队正是隐蔽在湘阴县城里准备对李平实施追击的部队之一,哪怕他们根本不是骑兵,马也只有几十匹。
而且张献忠的这支大军不仅精锐兵士严重不足,能领兵的大将也很稀缺,可用的大将当下只有孙可望。
以至于那个刚被请出来并封为“二王”不久的赵姓武进士不得不被充作大将领兵出征。
但陈子道很怀疑这哥们儿具不具备领导大军的能力。
种种这些让陈子道对可能将要爆发的战斗非常不看好。
而李平没有像张献忠告诉他们的那样会逃跑更进一步坚定了陈子道认为张献忠会再输和李平根本就没把他们当回事的判断。
在李平接见陈子道的同时,参谋处和教导处那边也同时组织了对陈子道的手下们进行单独问话和审查,并很快得到了与陈子道所说基本相同的信息。
李平的判断基本没有错。
陈子道的突然前来投降,虽然给李平的部队带来了一时的扰乱,但也让很多惴惴不安的官兵们第一次对明天的进攻产生了的信心。
敌人的精锐不多,麻城籍的部队又有心理问题,这仗确实有得打。
可以得到更多信息的军官们眼神开始变得坚定。
就是李平自己也不再患得患失,他的情绪开始平复,并且很快睡着了。
但与此同时,张献忠却正在暴怒。
自已一方有十万人,几乎十比一的优势,但却还有部队跑到对面去投降,而且还是来自麻城的部队,这让他既震惊又愤怒。
更令他气愤的是,这支逃跑的部队还是堂而皇之骗开了湘阴城门跑掉的,守城门的部队以及城里的其他部队竟然没人发觉不正常,然后也没有去追击。
别说警觉性了,这特么连最基本的查验制度等于都成了摆设,部队的状态也自然可想而知。
这让老于军事的张献忠产生了严重不安。
骂完了人,张献忠站在白水旁的大帐前阴沉着看着北方,他发现自己完全猜不出李平在想什么或者打算干什么,他的脸上全是阴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