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造炮有点难
由于涉及到了大量后世的敏感信息,李平和宋宝来决定单独沿着湖边去散步谈。
关于造炮,他们在襄阳造鸟铳时就曾经探讨过,已经有过一定的理论准备。
当时没有尝试的主要制约来自于原材料的严重不足。
决定留在富池暂时不走后,面对足够的原料和阻击农民军过江的强烈需求,造炮自然也被列入了头等重要之事,其优先级别甚至排在了造鸟铳和大刀长矛之前。
而且为了节省时间和节省难度,他们也没有不求实际的去搞大大超前的后膛炮,而且走最简单的制造现有类型火炮路线。
并且只计划制造两型火炮,即普通的前膛炮和弗朗机炮。
不过,每型炮又都分小口径和中口径两类。
大口径直接就被放弃了,主要是费效比不高,用处不多,然后机动性还是大问题。
但没有想到,即使这样,宋宝来竟还是遇到了大问题。
今天上午,从大冶县来的一批匠人中有会造炮的,这让宋宝来起了心思。
他寻思是不是让这些匠人用他们熟悉的老法去造炮,而他自己就暂时先不搞了,而以试验论证技术为主,反正他看李平这几天试用这些老炮好像都还不错,之前的那些炮也都算堪用。
这些天,繁多的工作已经快把他压疯了,而初次造炮所遇到的一系列棘手问题更让他崩溃。
火炮制造,绝对是这个时代最为复杂的技术之一,并远远超出了一般人的想像。
宋宝来已经对能否快速造出合格的火炮失去了信心。
但这个问题,李平却一点没有犹豫的就给宋宝来严词拒绝了。
李平等不起,也伤不起。
此时中国的火炮制造主要以泥模法为主,而泥模最大的问题就是需要阴干,正常来说是数月,最快也要一个月,之后才能进行浇铸,然后还只能一炮一模。
更要命的是,泥模法做出的炮有着很多固有缺陷,即使是最新的刚从欧洲传过来的泥模法也没有本质上的改进。
实际上到了清代,中国所有的泥模造炮就已经全部采用了更为先进的欧洲方法。此法是欧洲在16世纪中期发明并于17世纪初传入中国的,也就是刚刚传入此时的大明不久。
它的优点是整体性好,但不足也显而易见。
第一,由于粘土的透气性差,在用炭火烘烤时经常是外干内湿,浇铸时水分蒸成潮气,因而所铸火炮内外均常有蜂窝状孔穴,这导致发射时易炸裂。
以至于泥模铸出的炮必须要严格试炮,而十得一三者,其匠人便可称为国手,也就是成品率极低。
第二,由于每一门火炮都需要套新的模具,这样就没有两门火炮在尺寸和性能上可以完全一致。
第三,生铁浇注时铁液常激动炮芯,使得铸模的型芯和中心线成为一条直线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此势必影响射程和射击精度。
第四,生铁金属一般是直接从熔炉中浇注的,因为没有进行进一步的加工,这样金属就会不纯并高度碳化。所以火炮相对脆弱,这样就势必要增加重量(厚度)以获得足够的强度。
由于泥模铸炮技术存在以上缺陷,致使铸出的炮又厚又重、铸造缺陷多、表面粗糙、易炸裂。
而炮手为防炸膛也往往不敢进行较高的装药,又进一步削弱了本就一般的威力和射程。
为了克服泥模铸炮的缺陷,明清两朝逐渐发明出了复合层火炮制造技术。
这就是铁芯铜体炮。
中国的铁芯铜体炮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火炮技术进步,其代表是成炮于崇祯十五年的定辽大将军炮(留传下来有实物的炮)。
它巧妙地利用铜之熔点(1083c)远低于铁(1538c)的物理性质,于铁胎冷却后再以泥型铸造法或失蜡法制模,并浇铸铜壁。
与先前的铁炮或铜炮相比,此法造出的火炮比较耐用,可提高耐用五至十倍之多。
要知道,据不太严肃和未经严格考据的说法,中国原有老式火炮的平均射击寿命约在一百发左右。
也就是说每炮打一百发炮弹后,其内膛基本上就破损的不能使用了,需要将整个火炮报废或者去重新拉膛(就是去把原有的内膛整个扩大一圈,当然炮管也因此会变薄,大大增加了炸膛的风险)。
另据未经认真考据的说法,明人在嘉靖年间(1522- 1566)就已铸出数万门铁芯铜体的佛郎机火炮,也就是说铁芯铜体炮技术在明末已经较为成熟。
李平最初的那几门虎蹲炮和弗朗机炮也证明了一点。
使用率最低的两门虎蹲炮由于未采取铁芯铜体技术早已磨损严重并濒临无法使用,而采取了铁芯铜体技术并使用率较高的两门弗朗机炮却仍然还算堪用。
虽然可以使用并不复杂的铁芯铜体技术,但由于泥模法固有的诸多缺陷尤其是成品率太低和制作时间过长,李平自然希望宋宝来采用更好的技术。
而他们选择就是铁模铸炮。
一种可以快速造出大量品质基本一致火炮的技术。
关于铁模铸炮,由于宋宝来对钢铁技术和钢铁历史的精通与爱好,他在当年参观历史古迹时曾对中国明末独创的铁芯铜体炮有一定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