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很快下来,而且也不偏颇董家村,只要镇管辖下的各乡村,能拿出具体的报告,经过政府班子集体现场调研后认为可行的,都可以获得相应等级的政策扶持。
这个通知一出,各村都开始暗暗比拼。榆树村更直接,主动找到董宴如,想要她帮忙参考下如何发展第三经济产业。
相较于董家村的地势平坦,大王村的水资源丰富,榆树村因为身处山腰,地理位置交通条件不如山下最近的这两个村子。
但是大王村的人不如董家村淳朴,所以榆树村果断的抱了董家村的大.腿。
对于榆树村的发展,董宴如有点想法,但还没来得及说出口,就被他们小团队里的负责土建的两个师兄给抢了先。
师兄们最近日子过得尤其滋润,最喜欢往山里跑。春天的山林蕴藏了各种山珍,他俩吃得脸都圆了一圈。
吃这么多,也不是白吃的,在榆树村现有的茶园和椒园的基础上,他们俩提出打造畜牧养殖产业园。
“我看了山上多竹林,特别是出产竹鼠。这可是好东西,我同学他们那边就喜欢这一口,说光凭竹鼠养殖,一年就能有两三万的收入。”
当万元户还是个概念的时候,年收入在两三万以上,对农民朋友来说无疑是具有非常大的诱.惑力。
见他们说得兴起,差不多打算明天就去找镇上申请的时候,董宴如跟负责报建的学妹对视一眼,两个姑娘齐刷刷给他们泼了一盆冷水。
没错,养殖业最大的难题就是疫病的处理,竹鼠这东西,又很容易感染病毒,到时候一死就死一园子,别说挣钱了,没把棺材本亏进去就算好的。
报建的小学妹撑着下巴,笑眯眯的说她高中同学就考去农大的兽医专业,或许可以帮忙问问他们那边有没有相关的技术。
榆树村的村长一拍脑门儿,对啊,他们村也有农大的技术指导员在,虽然植物跟动物不是一个专业的,但请老师帮忙咨询下应该也没问题吧。
董宴如当机立断,让小学妹联系她同学,再叫村里的孩子帮忙跑一趟,去实验基地那边请老师过来聊聊。
实验基地跟他们村离得不远。
老师和同学们偶尔也会来村里买点生活物资,或者晚上散个步过来跟村民们聊聊天什么的,关系还不错。
听到这边有事儿想要请教,老师也没计较为啥不过去找他,乐呵呵的跟着村里的小孩儿们到了老仓库这边的办公室。
他们农大也有相关专业,可惜得到消息的时候晚了一步,董宴如这个小团队都满员了。
过来的路上边走边看,两位老师还中途停下来观察了下他们在路边种植的景观类植物。
等到了办公室里面,听了榆树村村长的诉求后,两位老师表示一点问题没有,他们回去就跟动物学那边的老师商量,看能不能派个指导团队到榆树村帮忙。
学生们都需要实践,而学校能提供的实践机会并不多,如果能有老百姓主动要求,他们当然会帮忙,甚至还能协助对方申请相应的养殖户补助。
说完了榆树村的事儿,其中一位老师转头看向董宴如,笑眯眯的问她还需要人手不。
董宴如拿不准老师的意思,把求救的目光投向了他们办公室里,年纪最大的学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