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种地,一边打。
并且……
这迁徙的事也不能停下来。
隔一年就派出一次劝徙使。
到了八月九月。
这天气一凉下来,所有人便闭门自守。
……
而高句丽这边。
辽国军队并没有占领乌骨城。
只是把乌骨城的人口以及牲畜,还有粮食全部都搬空了。
这对高句丽来说,便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因为乌骨城临近鸭绿水,可以说是高句丽面对辽国进攻的最后一道屏障。
要是辽国再往南,那就到他们平壤了。
此时离他们的都城,已经不足二百余里。
而对于辽国退兵,高句丽这边的小官也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那就是辽国目前还并不敢孤军深入。
主要是辽国人口稀少,一旦他们全部离开,而且时间足够长,那后方也就空虚。
说不定,这辽东城就会被他们重新拿回来。
像是扶余城、南苏城,还有国内城这些城池,他们高句丽硬凑,也还是能凑出七八万的军队。
辽国这是不愿意冒那样的风险,这才撤了回去。
不过……
接下来,辽国肯定会一个个地先扫平他们前线的山城。
这是不可避免的。
高建武便道:“那接下来,我们该当如何?”
那名小官也是叹了一口气,“如果是五年前,我们说不定还能利用他们军粮不济,逼迫他们撤军,可如今,他们已经占据了辽东长达五年之久,粮草充足,想再那么轻易地把对方赶跑,已经不是已经简单的事了。也只能是跟辽国面对面地打。多派出军队,寻找机会。”
对方也没有办法,说了等于没说。
那高句丽国内自然也就慢慢地分成了两派。
一派是投降,不对,也不能说是投降,而是求和派,一派就是这名小官这样的,继续要跟辽国做对抗。
至于说要不要向百济请求援军……
实话实说,还不到时候。
百济也觉得还不是时候,因为经过这些年来扶余义慈的经营,百济的国土已经比之前他上位的时候,要足足多出了差不多一倍。
他没必要放弃自己的扩张,去帮助高句丽,除非……
他已经可以确定高句丽差不多死透了。
新罗这里,随着金春秋回到了新罗,倒是把局势慢慢地稳住了。
而且……
接下来冬天就要来了,双方自然也就休战。
扶余义慈倒是想着,要不要让倭国也过来帮帮忙,尽早吞并新罗。毕竟……这才是对他们最有利的。
……
贞观二十三年,冬。
李二睡在被里,越睡越精神。
他忽然发现……
这似乎有点不对!
因为按照李重所说,现在他应该死了。
然而,他如今都还没有死。
那是不是说,自己还可以再多活几年?
而李重,则是没想那么多,因为他早就从孙思邈的口中得知,李二的身体目前还算是可以。
十年的话,不太敢打包票。
但是三年五年的,应该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其实只要李二愿意把权力交出去,李重估计他再活个十年,都不成问题。
但是……
怎么劝他,这就是一个问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