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水村抄作业还是可以的,进村的道路,虽然没有弄得像周家庄那么好,但比很多村子都要好。
他们进村的时候,看见上水村的村民正在摘豆角。
地面上还摆放不少,看样子是早就开始摘,要不然不会摘那么多。看见有卡车来到村里,全村的目光都被吸引过去。
要知道,这还是第一辆卡车进入他们上水村,很多人不由都停下手里的动作,有一些小孩子,都不害怕,还上前围观起来。
周益民看见这一幕,为了小孩子的安全,还是说道:“车还没有停好,你们都散开点。”
王村长听见周益民的话,连忙上前把小孩子都驱赶开,要是惹到周益民不开心,导致以后不关照自己村,那就麻烦。
小孩子看见村长都出来,只能依依不舍的走开,不过并没有走得很远,只是走开四五米的样子。
果然现在能成为司机,都不简单。
上水村的路并没有周家庄的大,只能说是勉强一车道,但是李峰开得一点都不慢,而且还能准确无误的停在该停的位置上。
周益民赞叹道:“李班长,好技术。”
“那里,毕竟是靠这门手艺吃饭,差了可不行。”李峰说道。
三人从卡车上下来。
王村长立即上前说道:“辛苦了,三位远道而来,我们采摘工作也快完成,再给我们半个多小时就好。”
“王村长,你们到底多早起来摘?”周益民看见一地的豆角,不由问道。
王村长乐呵呵道:“也不是很早,四点钟左右。”
虽然是比平时干农活要早两个小时左右,不过对于这个年代来说,并不算什么。
周益民不由竖起大拇指:“厉害,既然都已经摘这么多,先安排一部分人过来帮忙过秤和装车吧!”
王村长听见后,连忙说道:“好的,我现在就去安排。”
由于过称和装车需要的力气都比较大,所以把一些成年男人都叫了过来帮忙,反正摘豆角并不需要什么力气,交给妇女们就可以。
而且还把村里最大的杆秤都拿了过来,就算称一两百斤的大肥猪都不成问题。
杆秤是秤的一种,是利用杠杆原理来称质量的简易衡器,由木制的带有秤星的秤杆、金属秤锤、提纽等组成。
手工制作杆秤的工艺在中国流传历史悠久。
据民间传说,木杆秤是鲁班发明的,根据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杆秤上刻制13颗星,定13两为一斤;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添加“福禄寿”三星,正好十六星,改一斤为16两,并颁布统一度量衡的诏书。
另一种说法是范蠡所制。
他由一个鱼贩的难处那得到启示先用根竹竿,一边放水筒,一边放鱼,利用杠杆原理发明。
后来他进行改造根据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杆秤上刻制13颗星,定13两为一斤,但因为有些商家缺斤少两,便添加“福禄寿”三星,表明,缺一两少福,缺二两少禄,缺三两少寿。
直到20世纪50年代,国家才实行度量衡单位改革,把秤制统一改为10两一斤。
财务的张怡拿着本子,在旁边记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