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野猪都转头笑了(求订阅)
“要是能去老莫吃一顿,那就好了。”
罗大鹏许愿。
他口中的老莫,就是莫斯科餐厅,从1954年开业以来,一直都是很多京城人削尖脑袋也想进去吃顿饭的西餐厅。
据说,里面的装饰,全都是采用老大哥的风格,厨房设备先进,差不多都是电气化的。有七个大型冰箱,两座大型电灶,还有煮咖啡、烤点心、炸油的各种电炉。
“老莫”所用的全部餐具,除瓷器由景德镇烧制外,全部由老大哥供给,玻璃杯、水晶杯就有一万多件。
周益民不由想起后世关于老莫餐具的一个梗。
说老莫的勺子都是银做的,有人用完餐,就偷偷把勺子带走,搞得老莫很头疼,最后不得不改成钢的。
刚开业时的莫斯科餐厅只服务于少数群体,服务对象一般是老大哥的专家、外宾等。
那时候,普通人想要进去吃饭、见见世面,就需要入场卷。
入场卷是老莫自己搞出来的,就是一张莫斯科餐厅收据。
如今,好几年过去,大家对老莫依旧热情,排队的长龙在高大的餐厅外绕了几个回形圈。
老百姓要是能去一次老莫,能吹上一两个月。
尤其是对罗大鹏这种精神小伙来说,诱*惑力十足。首都的精神小伙一般称为“顽主”,能在老莫吃上一顿,不光是有没有钱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身份的象征。
顽主们把去“老莫”吃西餐视为充满荣耀感的活动,于他们而言这不是一次饭局,而接近于礼仪式的朝拜。
“老莫,下次吧!”周益民说道。
实际上,他对老莫不太感兴趣。
作为后世的灵魂,什么国家风格的餐厅没见识过?
什么“洋餐”没吃过呀?
现在的老莫,颇有点以后肯德基、麦当劳的意思,刚开始的时候也是一大堆人去吃,觉得那玩意很高档,吃了一顿很了不起。
殊不知,那玩意其实就是快餐而已。
随后,周益民带他们去了一家比较有名的饭庄吃。
名气最大的饭庄,应该就是丰泽园,接待过很多外宾,口碑极高。
说到首都的饭庄,就得提“八大楼”、“八大堂”、“八大春”、“八大居”了。当然,这些老字号,因为各种原因,好多已经不存在。
周益民点了好几个菜。
别说周大忠,就是罗大鹏和李友德,也很少吃过这样规格的大餐呀!
几个菜被他们一扫而光,真正的光盘行动,差点连汤汁都给舔干净。
“这日子,真舒畅!”
罗大鹏摸了摸肚子,感觉人生第一次对得住自己的肚子,满足了。
如今,他和李友德跟着周益民那神通广大的“朋友”混,挣得也不少,以后这种饭庄,每个月来吃一顿,问题不大。
……
李主任带着香蕉回家,自然又引得家里人一阵惊呼。
“益民厉害呀!这种水果,我们北方可不常见?”
“何止不常见,我长这么大,也就见过两次。”
李主任跟家里人说:“后天,益民过来吃饭。”
“那我们得好好准备一番了。”
李主任的儿媳妇虽然没见过周益民,但对素面未谋的周益民很感激。她孩子现在喝的奶,都还是周益民提供的呢!
“我到时候去排队买只烤鸭回来。”
家里还有一只老母鸡,本想着这两天宰了给坐月子的儿媳妇补一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