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鬼乔路生以后有酒壶(专指女儿,给其买酒的人,)”一个高个子小伙子故意大声朝乔路生远去的背影大声喊道。
没多久,他们便来到村小学,首先映入眼帘地是几间低矮的草房那黑乎乎地没有玻璃的窗户,不见一丝光线透出,那厚厚的土坯墙也许年代久远,也许已步入危房的行列,屋顶的山草已经烂成了一个个大洞,孩子们手中的书,已经卷了边,依稀看清语文、数学之类的文字,孩子们正整齐地坐在用石头支起的桌椅面前,正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看到嘉柔的到来,孩子们都齐刷刷地投来好奇的目光……一位着装朴素,却十分优雅的女老师正面带笑容地走出教室,“听村长说,你叫乔家柔,欢迎你新同学!”
“不!老师我叫安…”小嘉柔使劲地摇着头说道。还没等嘉柔说完名字,在一旁的乔路生气得紧握着拳头,咬牙切齿地吼着:“你叫乔家柔,记住了叫乔—嘉—柔
”“好吧,我们进教室吧”,女老师无奈地苦笑着把嘉柔领进了教室……
小嘉柔在刘淑芬的细心呵护下,一天天渐渐长大,脸上经常洋溢着快乐的微笑。她似乎遗传了亲生父母的优良基因,从小学到高中,学习成绩一直都名列前茅,曾多次获全市乃至全省第一名。然而懒惰又自私地乔路生,千方百计地阻止嘉柔读书。善良的刘淑芬,为了争取嘉柔继续读书的机会,一天内要做好几份工作,每天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还要遭受发酒疯的乔路生的毒打。
漫漫长夜,母女俩相互鼓励,相互温暖,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临近高考还有不到半年的时间,同学们都在紧张地复习着,嘉柔也卯足了劲,不间歇地挑灯夜读,刘淑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为了尽可能地给嘉柔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每天除了打好几份工外,还瞒着家柔偷偷地到血站去卖血。一天像往常一样,刘淑芬拿着卖血的钱,为嘉柔买一整只最爱吃的烧鸡,亲眼看着嘉柔津津有味地吃着正在流油地黄灿灿地烧鸡,刘淑芬心底乐开了。嘉柔撕下一根鸡大腿朝刘淑芬的嘴里塞去,“妈,你也吃一口,看把你累得脸都发黄了,你一定要等着我,等我考上清华,好好报答您的恩情。刘淑芬明明饿得前胸贴后背了,肚子时不时的咕咕叫着,但还是毅然地推开嘉柔地手,有气无力地说:“嘉柔,你吃吧,我已经跟你那酒鬼爸爸一起吃过了,噢!你瞧妈这记性,徐经理同意我去他家做小时工,一小时二十块呢,你慢慢吃,别噎着,妈得走了。”刚要起身,眼前一阵发黑,晕倒在地。
“你妈妈由于长期劳累过度,再加上营养不良,肾衰竭非常严重,如果不尽快做手木,后果将不堪设想……,”医生郑重地对嘉柔说。嘉柔徘徊在长长地走廊里,医生的话不停地在耳边回响。看着病床上憔悴地妈妈,她心如刀绞,虽然不是亲生,却给了她无微不至的关怀,面对高额的手术费,无疑是雪上加霜,突然脑海里闪过一丝希望,卖掉自己的肾,妈妈就可以做手术了,妈妈就能够继续活下去。
“对,就这么做”,嘉柔十九年来,作出了人生的第一个决定。
二个月后,母女俩先后康复出院,离高考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嘉柔一边照顾着大病初愈地母亲,一边投入到更激烈的高考备战中,母女俩每天吃着邻居和同学们救济的剩饭,却吃得津津有味,日子过得充实而又满足!
高考那天,刘淑芬拖着疲惫的身体,满怀深情地目送嘉柔走进了考场,不停地叮咛着:“嘉柔,相信自己,你一定能考上的,”带着妈妈的嘱托与希望,嘉柔认真地做每一张试卷,仔细地解答每一道问题,当她考完最后一场,走出考场时,看到日夜为自己操劳,日渐苍老的妈妈,扑通一下跪倒在她面前:“妈,您辛苦了,”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母女俩相拥而泣…………把在场的所有人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一个骄阳似火的中午,嘉柔接到了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个宁静的小山村一下子沸腾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