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几乎就没有不喝酒的男人。
而且是一天三顿的喝,每天都得喝个一斤左右。这里的人喝酒不像东北爷们儿、西北爷们儿那么豪爽。
慢条斯理的,滋溜一口滋溜一口,没多会儿一杯酒就下去了。
所以叫小绵羊。
看着没那么猛,可一旦坐下,喝起来没完。
农闲时节,几个老爷们儿,弄点生米小咸菜的,能从中午一直喝到半夜。
持久战的能力相当强。
一些不太清楚这边情况的外地人,自以为酒量不俗,不把这些貌不惊人的村民放在眼里,毫不畏惧的坐下来就喝,基本上坐下之后就别想起来了。
甭管是酒量多大的,这些小绵羊绝对一陪到底,不把客人陪倒,这些人是绝对不会罢休的。
尤其是外地女婿、亲家上门,那必须喝好。
而这边喝好的标志,就是喝倒。
客人不倒酒席不散。
这就是这里的酒场习俗。
李东虽然是第一次来这里喝酒,但是家里二舅、张晨阳都是那种朋友遍天下的,两人都曾在这边跟人喝过酒,加上胡琛也曾跟这里的人喝过酒,所以李东对这里的习俗还是有些了解的。
以他亲家表哥的身份,加上有钱人的身份,这绝对是贵客了。
胡老四、老村长、刘老幺他们这几位,都不用说,从坐下的那一刻起,他们便很默契的统一了目标,就是把李东陪好。
或者说,把李东陪倒。
李东对此心知肚明。
但他毫无畏惧。
开玩笑,论喝酒,他就没怕过。
敢抱着坛子一口气喝十斤的猛男,又岂会怕这些小绵羊?
除了刘老幺带过来的这两瓶之外,其他几个叔伯大爷也有带酒过来的。
当然不是什么太好的酒,就是他们这里平时喝的酒,几块钱一瓶,十二瓶一提留。
再加上胡老四自家也有点酒,总共是有那么两提留,再加刘老幺那两瓶,还有两瓶盒装的。
二三十瓶酒往那一摞,这阵势就够吓人的。
老村长先把刘老幺带来的那两瓶打开了。
还别说,这酒一开,满园飘香。
几人都连声称赞,更有人打趣刘老幺说,他这是把老本都献出来了,他们今天可是沾了李东的光了。
刘老幺明显露出了肉痛神色,但却强装大气,说什么酒就是拿来喝的嘛,今天贵客到此,还闹了些误会,理应正儿八经的招待一下。
其他几人纷纷称是。
李东就坐在老村长旁边,老村长拿着酒瓶,不由分说就给李东倒了一杯。
准确的说,不叫杯子,叫缸子。
就是那种以前的搪瓷缸子。
这一缸子若是倒满,少说也得半斤。
一共就这两瓶好酒,七八个人分,显然是分布上一缸子的。
一人也就二两多点。
这边老村长拿了一瓶,那边胡老四拿了一瓶,给大家均匀的倒上了酒。
倒酒的时候,李东老毛病又犯了,装模作样的说自己不能喝。
在喝酒这方面,扮猪吃虎已经是深入他的骨髓了。
只要是跟不熟悉的人喝酒,他肯定说自己不能喝。
而且,将不能喝酒的那个神态表情,表演的惟妙惟肖。
很容易就把人给蒙骗住了。
老村长、胡老四他们自然也都被李东这堪称影帝般的演技给蒙骗住了。
老村长倒是不在乎。
管你能喝不能喝,反正今天的目的就是把你放倒。
能喝多喝点,不能喝少喝点,丝毫不影响他们的战略目的。
胡老四还是很体贴的,就跟李东说,不能喝就少喝点好了。
李东勉为其难的同意。
倒好了酒,老村长举杯,说了几句开场白,无非是欢迎李东这个远道而来的客人,招待不周,还望见谅之类的客套话。
说完几人都滋溜抿了一口。
李东则是咕咚来了一口。
主要是这酒确实不错。
当年这酒能风靡全国,销量都一度压过了国酒等几个知名品牌,除了是广告宣传确实是下力气了之外,也跟这酒的品质有很大关系。
何况又是存放了二十多年。
李东只是一闻,酒瘾就上来了。
再加上,他今天跑了好几个小时的山路,有点乏了,正好喝点酒解解乏。
一口没忍住,下去了一半。
旁边老村长清楚的听到李东咕咚一声咽酒的声音。
再一瞥李东酒缸子,见少了一半,老村长还呵呵一笑,说李东这酒喝的有点猛啊。
李东故意咳嗽几声,掩饰了一下。
其他人都呵呵笑了起来。
眼中并无惊叹。
反倒是有些戏谑。
喝酒猛的人他们见多了。
可最后呢,喝的越猛,倒的越快。
一时猛不算什么,关键得持久。
胡老四又体贴的让他慢点喝,还让他多吃点菜压一压。
吃了几口菜,老村长又开始领第二个。
这一次,李东就放缓了一些,跟其他人一样抿了一口。
一帮老爷们儿就在这吃吃喝喝,顺便聊了些家常。
老村长随口问胡老四,他儿子胡昭诚明年是不是就毕业了。
胡老四说是。
老村长又问,毕业了,是不是就可以分配工作了。
不等胡老四回答,另一个就说,现在上大学早就不分配工作了,得自己去找工作。
家里有关系的还好点,家里要是没关系的,只怕连工作都找不到吧。
听了这话,胡老四脸上闪过一丝忧愁。
这种情况,他又何尝不知道呢。
他也一直在为胡昭诚工作的事发愁呢。
可发愁归发愁,他是一点忙都帮不上。
胡昭诚要准备考研的事,李桂珍还没来得及跟胡老四说,是以胡老四并不知道李东这边都已经给他儿子安排好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