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很快把整个饺子吃完,对王红说:“红姐,好吃,比以前的好吃。”
“嗯——十三香多了点儿,有些抢味儿。”王红说。
“我觉着挺好了,省城一绝。”张丽说着竖起大拇指。
王红哂笑一下,说:“哪来那些一绝,这都是老谭提醒,减料求源,返璞归真。”
“他就是说说,啥都是你整的。”张丽说完紧接着来了句俏皮话,“红姐不红,天理难容。”然后便端着整盘饺子上楼找艳华去了。
在这里我们说一下王红,这个泼辣、美丽、做事像男人一样的女人。
她现在是阿巧饺子馆的饺子总监。在人们的理解中,饺子无外乎是饺子皮和饺子馅两样,其余的没啥。其实也真的没啥,但就这两样也有很多学问,差一点儿都不行。
拿饺子面来说,看着简单,拿水和好就行了,剩下的就是包呗。
这是家里包饺子的正常做法,没多少讲究。但饭店不一样,面和水的比例要标准,还要按比例加入盐、蛋黄素、大油,这样和出来的面有光泽、韧性和柔软度,能够长时间使用而不发態(tai,软的意思),煮出来的饺子边不会硬化。
王红对饺子情有独钟,对面的领悟力超强,这也是各有所长吧。
开始配送饺子面的时候,出现过时间过长发软发態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出品质量。王红着急上火的拿出几天时间反复试验,终于找到原因把问题解决了,由此还创出饺子面的独特配方,值得称赞。
她还提出饺子面配送时的温度问题,以及饺子间的温度与湿度调节。根据她的提议,现在每个店的饺子间都配备了空调和空气加湿器,很好的保证了饺子的质量。
在饺子馅方面她也不断改进创新,以便迎合当下客人的口味。比如今天的三鲜馅,在老谭提出“减料求源、返璞归真”的指引下,很快调了新的馅料,确实比以前有很大进步。
其实从去年开始她就往这方面发展了。现在已经很少使用煸馅,煸馅的特点是香,特别香,甚至有些腻人,能大幅度增加饺子的香味儿。
煸馅放在上世纪老百姓喜欢,谁不爱吃香味十足的饺子呢?可现在不行了,人们开始讲究养生,吃菜都是少油、少盐、少,原滋原味才好。饺子也是如此,太香了不爱吃,清淡、清香一些才是最爱。
干啥都不要脱离群众,老百姓喜欢的才是赚钱的。
少使用煸馅,突出原材料的本来味道,说白了就是青菜要吃出青菜味来,不能满口都是肉香。
王红在此基础上又减少一些抢味调料,突出本味,这样一来客人很喜欢,这也是阿巧饺子一直处于引领地位的主要原因。
在这方面王红功不可没。
和方建军的生活也很好。俩人都在中央厨房工作,早上班早下班,小日子过的幸福滋润。儿子去年元旦结的婚,小两口在吉林过,不用操心啥。和老方俩人挣的不了的,也买了房子,没啥后顾之忧,美气得很。
有时候她就想,这辈子有幸遇见了老谭,走上了面点这条路,才有今天。说句自傲的话,现在要是不在阿巧干了,很多饺子馆能请她,并且给的工资都不低。
当然,她不能走。
做人得讲良心,老谭是伯乐,阿巧是平台,她有自知之明,离开阿巧啥也不是。
人只有在啥都挺好的情况下才会一心朴正的把精力放在工作上,专注的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并且出成绩。
现在的王红就是这种情况。
她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跟着老谭干了这些年,有感情,时常为他操心,并惦记着。尤其老谭的身体,每次听到生病、受伤都惦记的要命,恨不得马上到身边亲自看一眼才行。
五年前她对老谭有着爱慕,但现在没了,把爱慕变成了关心,像姐姐对弟弟那样。这么说有些人不信,认为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不可能有什么纯洁,尤其现在这个社会。
不想在男女之间有没有纯洁的友谊的问题上争论,这玩意儿全在本心本性。把爱变了质,只追求肉体的欢愉,打场麻将都可能拐走个女人。
两个人一旦共同经历了风风雨雨,彼此了解、互相帮扶,并且为了生活转战东西南北,把命运都联系在一起的情况下,既是同事又是姐弟也正常。
只不过世俗掩人心,双目流短长罢了。
王红知道老谭和媳妇的感情不好,俩人常年分房不在一起,担心有一天会离婚。
说实话她不希望老谭离婚,但老谭这种情况又叫她心疼。她一直想找个没人的时候单独和老谭唠唠,可老谭每次回来都忙,根本抓不着人影儿,也没唠着。
此时她看着张丽端着饺子出去,心里禁不住怅然的想:她和老谭也行,哪能总一个人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