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沪海电话公司的交换设备容量7万门,用户近6万。
而总部设在南市华界的沪海电话局有7个局所,交换设备容量仅1万来门,用户仅7000余户,业务根本进不了租界,影响力也就是沪海电话公司的十分之一!
日本人早在十几年前就注意到了沪海这个大都市的通讯系统,当时运营电话网络的还是英资的德律风公司。经过一番准备和运作,他们向欧洲派出了不少留学生,其中就有年轻聪慧的井田贞秀。民国33年(1934年),井田贞秀学成要归国时,却被通知要转到沪海,以中国人的身份去应聘已经接盘电话网络的美商沪海电话公司……
吴雨生回忆说,他可以肯定,当时一同参与应聘的众人中,肯定不只他一个日本人,但具体有多少不知道、有几个应聘成功也不知道……
但有一点他可以肯定:目前在电话公司中,级别最高的日谍就是他——因为他之上职位的任职者都是正统的美国人!
这一点被众人记了下来:电话公司里很可能还有其他的日谍。
吴雨生继续介绍自己的情况,在五年的时间里,他把电话公司的各个局所都走遍了,并且因为自身的努力得到上司的重视,直到提升到不久前的公司副总工程师。
在这个时间里,从第二年开始,他就不断向原负责联系自己的日本外务省情报课、后来的兴亚院华中联络部的专人传递出自己收集到的情报,而这些情报全都是他利用电讯技术监听、窃听得到的。
五年时间里,同样是在第二年开始,他在九个局所的机房和输入输出的线缆中安放了上百个跳线、旁路、转接等各种装置,可以让他有针对性的对某个区域或某个单个电话进行监听……
为了保密,他并没有在一些重要部门的线路上安装常设装置,避免被其他专业人员察觉异常,每次都是有需要时临时搭载,获取信息后立即恢复原状……
听到了这里,几人互视一眼,都不禁暗呼侥幸,如果不是那个赤木亲之要求继续监听,吴雨生应该早就把监听装置拆除了!那样的话,就算是霍芬这样的专业人才,也没可能检查出电话线的异常,那这事就成了无头案了!
在场的其他三人中,李君豪边听边思考着,如何使用这个吴雨生;
王仁锵则是想着:如果可以全面监控整个沪海的电话,那岂不是可以得到几乎全部的重要情报?
霍芬则是直接问出了关键问题:“吴雨生,如果需要监控所有的通话,需要所有人手?”
闻言,吴雨生愣了一下后,摇头道:“那不可能,现在沪海的电话保有量超过6.5万,每天的拨打量超过四十万次,除非是配备上万人的人工监听员,否则不可能监听所有的通话!”
啊?王仁锵首先不爽了,喷道:“那你折腾了四年,设了那么多监听设备,有什么用?”
谈起专业的事,吴雨生可是很有精神的,立即道:“王部长,话不能这么说,以现在的技术条件,监听所有通话是完全不可能的事,除非是有一种机器可以过滤掉不涉及情报的普通电话……”
咦?李君豪眉毛一竖,这个家伙有道业啊!这种信息过滤手段正是后世计算机出现后的应用,1939年的现在就能意识到这一点,水平可以啊!嗯,嗯,快继续,他想要多听一些。
霍芬提出了另一个想法:“如果我们把电话分布划成固定的区块,设置区块振铃,那样监听人员就可以大幅缩小,只要有几百人就可以监控所有区块……”
吴雨生立即补充道:“还可以继续细分,通过其他信息的佐证,具体到电话号码,那样只需要数十人就可以做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