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黄巾始乱
项羽在收编了这一部分南匈奴叛军之后又接着与剩余的一部分叛军进行交战,在与项羽的交战之中连续吃了几次大亏,打得这些叛军丢盔弃甲,一部分被直接打散逃跑,一部分则投降了项羽。
最开始的时候项羽的部队只有两百人,加上各种后勤人员一共也就五百人,结果与这些南匈奴叛军打了几战下来,士兵数量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是越打越多,直到他将叛军几乎全部消灭,整只部队的战斗人员数量已经达到了一千多人,算上后勤人员则有两千多接近三千人的样子。
项羽觉得投降自己的人数的确有些太多了,自己这支部队主打的是一个精锐,人数太多反而会成为一种负担,因此项羽对这些投降的士兵进行了一番仔细的筛选,只留下很少的一部分精锐士兵,而剩下的这些人项羽则将他们重新交给了此时的南匈奴单于羌渠。
羌渠单于对于项羽帮助自己剿灭叛军可以说是非常高兴,对于那些投降的叛军单于也一律不予追究,只将他们重新加以安排,然而他们之前发生叛乱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对于单于不满,另外对于他们匈奴人只能够生活在被安排好的范围内也十分不满,有不少人对于项羽的这个安排并不满意。
他们之中的很多人希望项羽能够重新考虑一下,他们宁愿跟着项羽也不愿意重新回到南匈奴原本的地方,受到他们觉得无能的单于的统治,这样一来情况就变得十分的尴尬了,毕竟人家好歹也是单于,是这些南匈奴人名义上的最高领袖,结果他治下的人宁愿跟随项羽也不愿意跟随他。
项羽其实也挺难受的,他将这些叛军重新交给单于的目的可不是为了让单于难堪,现在这件事非但没有变成他预想的三全其美的好事,反而让自己、单于、投降叛军三方都陷入了某种僵局之中。
最后单于无奈只能够想出一个折中的方案,让那些愿意跟随项羽的叛军跟随项羽,其余的人再由他重新接收,这样一来项羽原本计划只保留五百人的精锐部队,最后也还是留下了八百人左右的部队,而算上后勤总人数在一千五百人左右,而剩余的一千多投降叛军则重新回归单于的治下。
无论如何这件事也算是比较圆满的解决了,从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得出来此时的南匈奴单于的实际地位是有多么的尴尬,他尽管依然名义上作为南匈奴的最高统治者,但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很大一部分对于南匈奴人的控制力,在很多事情上只要与东汉相关联的事情,他们往往都必须优先考虑东汉这边的利益,而且在很多事情上也确实失去了决定权,即使是一些官职并不高的东汉官员,也往往是单于所难以招惹的,因为在他们身后是整个东汉王朝。
毫无疑问东汉王朝加强对于南匈奴单于的控制是一把双刃剑,在南匈奴单于身边的护卫大部分都是东汉王朝指派的精锐士兵,他们同时起到保护、监视和控制单于的作用,让单于根本不敢轻举妄动,随着时间的流逝单于在南匈奴人的心中地位就越来越岌岌可危,这样就越需要借助东汉的力量来维持单于的表面统治,于是乎就进一步削弱单于的实权和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
这可以说是一个无解的死循环,或许从东汉初年南匈奴并入东汉统治起,这一天就早已经是注定的,只是当东汉王朝还足够强大的时候,还有足够的资源可以每年给予南匈奴援助,也有足够的军队控制能力能够维持南匈奴这一块的统治,但随着东汉中后期整个政治局势的变化,整个帝国自内部开始逐渐衰落与崩塌,对于边疆地区的控制能力只会越来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