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块碎银正打在方庆隐的背心,啪嗒一声,掉落在地上。
方庆隐一愣,回转身,默默地捡起那块碎银,抬眼见美娘梨带雨,依柜凄然,便道:“美娘说得是,由来对庆隐十分照顾,庆隐就再加你一块银子吧。”
说罢,方庆隐三五步走回到柜台前,又取了银子一块,连同原先的银子,一并放在了柜台上,目测有二两之多。
“你这个忘恩负义的,便是万两黄金,老娘我也不稀罕你的!”美娘伤心欲绝,一挥衣袖,就把那两块碎银拂落在地上。
方庆隐正待说话,那婆婆已不紧不慢地从后堂进来了。
婆婆一看这光景,就明白七八分,一边慌不迭地捡起银子,一边破口大骂美娘。
美娘掩面抹泪,哭哭啼啼地奔后堂去了。
方庆隐讪然无语,一转身,急匆匆走出了酒坊。
******
到了谭府,托付了照理家宅之事,方庆隐便拜辞鳌祥公。鳌祥公嘱咐一番,命公子公映驾车送上一程。
公映送至华阳镇小驿,临别祝道:“祝方兄此去,一帆风顺,鹏程万里。”
方庆隐回礼道:“贤弟也是饱读诗书之人,何不同去金陵,搏它一个功名回来?”
公映道:“在这乱世里头,家父只盼望能守住一份家业,况且家母已去,留在家父身边,也是公映所愿。”
“贤弟一片孝心,为兄深感敬佩,为兄欲养亲而亲不在,只有此身孑然,湖海飘零。”方庆隐伤感道。
“方兄不必如此伤感,大好前程正等着方兄呢。”公映宽慰道。
“但愿如此吧。贤弟,请回吧。”方庆隐说过,与公映拱揖相别。
公映拱揖回礼,目送方庆隐登車去远,这才返回谭家庄去了。
******
方庆隐得了鳌祥公的仗济,有时坐马车,有时乘牛车,有时徒步而行,一路上兴冲冲地直奔金陵而来。
却不料正逢江南秋雨之际,行程遭雨,竟自病倒了,但他殷念着那招贤榜的事,就仍然抱病冒雨前行,到了一个名唤“潦镇”的地方已然病情加剧,寸步难行了,只得投宿到一家叫“聚财”的客栈,暂歇了治病。
那掌柜见方庆隐似个士子模样,且出手阔绰,便照应周全,盘剥他的钱财。其实方庆隐出手阔绰,不是有钱,而是他对金银的认识十分肤浅,因此就着了道儿。
所谓“黄金有价药无价”,并且又遭到那掌柜坑蒙诈骗,过了月余,方庆隐的病虽然痊愈了,但囊中盘缠却已被收刮殆尽,被那掌柜逐出店门,连软裹都夺了去,尚且嫌他没有报答救命大恩哩。
方庆隐被光明正大地洗劫一空,流落他乡,身无分文,且又无一技之长,生活无着矣,但他功名之心依旧未死,于是一路乞讨,朝金陵而来。
等到了金陵,方庆隐早已衣衫褴褛,形容枯稿,沿街向人打听招贤馆。若问搭理都如何,一句有病,两口涎沫,鄙视冷嘲无数。
最终,有三五个乞丐倒是热心,把方庆隐指引到了招贤馆大门前,然后离得远远地观望。
方庆隐欣然大喜,整了整褴褛衣衫,径走至招贤馆门前,对着两个门卫恭敬行礼道:“请问官爷,此处可是招贤馆?”
“你个叫子,瞎了眼了吗,看不见这匾额上写的字吗?”门卫甲斜眼骂道。
“小可不是叫子,小可叫方庆隐,是前来应招的,敬请官爷通报一声。”方庆隐不亢不卑道。
“你?前来应招?滚!”门卫甲冷笑道,挺枪杆准备搡开方庆隐。
“慢着!”门卫乙倒是见过风浪,老成持重,拽住枪杆,问道,“你既来应招,可有荐书?”
“没有。”
“好……”门卫乙拉过方庆隐,背身低语,作个点钞的手势,“那……这个……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