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都知战乱粮食存着比卖了强,不然粮价也不会上涨。
银子她不缺,就拿银子来买就是。
楚沂:“买粮之后,尽快送回来,煮粥给难民营送去。布施就让府里小厮去,衣裳就穿府里干活的衣裳。”
留夏点点头,明白这是得让人知道,是成王府送来的粥水,“奴婢都记着。”
楚沂又道:“然后再支一千两银子给迟砚,让他去宛城,也做这些事。”
至于为何不让留夏一块儿把粮食买了,也是因为宛城离允城中间还隔着永城,若从允城买,实在耽误时间。
出门在外,离永城太远的事楚沂不愿意让丫鬟们做,毕竟她的丫鬟长得漂亮又水灵,百姓受苦久了什么事都能做出来,若真出了什么事,楚沂心里有愧。
宛城有私兵,让迟砚去最是合适,指定把事情给办妥了。
留夏把这些事记在心里,又在脑子里过了一遍,然后才行礼,“那奴婢这就去。”
平日下雨时,丫鬟们都在耳房闲谈说话,若非要紧事,楚沂也不会让她冒着雨就出门。这事儿要紧,留夏就坐着马车出府了。
收粮不必去允城城内,在两城的县城村子里收要快得多。
价钱也合算。
而楚沂梳过妆后,用了早饭,其他事她人在永城也管不到,能略尽绵薄之力就够了。
对楚沂来说,舍些银子,让下面人跑腿,她就动动嘴皮子吩咐几句,的确是绵薄之力,可对城内流离失所的百姓来说,这碗热粥棉被就如及时雨一般。
傍晚施粥时,百姓领过粥,不由道:“成王府送来的,哎哟,成王在启安打仗,王妃还惦记着我们。”
“昨儿下雨,今儿就送到了,看这粥可真浓稠。”
“棉被也厚实,今夜可暖和了。”
这一下雨,帐篷湿了,他们家中逃命而来,带的盘缠行李有,却不够多。为保启安,又让他们日夜兼程赶路,四五日才到永城。
刚安顿下来,就下了雨,天气湿潮,帐篷又漏水,一群人冻得瑟瑟发抖,也不知战事何时结束。
热粥和棉被岂不就似及时雨。
秦临渊此刻还是启安城内,偶尔驾马去宛城北边的县城看看。
今日下雨,秦临渊反而松了口气,如若赵王的炮车全哑了,那岂不是老天都在助成王殿下。
有些时候不仅要看用兵,看脑子,还得看运道。
当初赵王谋反,从西北带兵马,西北诸城不战而降,势如破竹,可自成王来云州之后,就鲜有胜仗。
要说萧秉承用兵如神,是良将秦临渊自己都不信,他觉得是运道。
说不准真有那一日。
城中难民已妥善安置,就在启安几个县城和宛城周围的县城内,还有一部分,安置在了永城。秦临渊办事妥当,见安顿好后直接回了启安。
他十一这日傍晚才回来,雨早已停了,不过天依旧阴沉沉的。
城中迎春都快开败了,黄花间冒出了叶子,翠绿的枝叶嫩黄色的花,在风中摇摇摆摆,花上叶上沾了不少雨水,土地湿润,空气中能闻见淡淡的泥土味和血腥气。
秦临渊先看了看城东难民,一路走一路看,又过了一个时辰才到城西。
每座城都有东南西北四座城门,赵王就是从西城门打进来的。
城外没活人,几个将士在安葬死去的士兵,有些是越朝的儿郎,有些则是跟着赵王打来的。
但算起来,都是越朝的百姓。
尸体堆积在一起,地上全是血,被大雨冲刷了一日,又在外放了许久,伤口变得十分可怖。秦临渊是文官,从未见过这样血腥的景象,站在旁边好一会儿才缓过来。
一旁将士还过来行礼,“末将见过秦大人。”
秦临渊咳了一声,也没扭过头去,道:“王爷呢?”
“王爷昨夜领兵拿回云州,这会儿还没回来。”
昨夜一战,带回来一万三千俘虏,赵王退兵至云州城外。萧秉承乘胜追击,破了云州城,驻军在城内,又命将士即刻修好云州的城门城墙,以防赵王再带兵回来。
那些俘虏问过之后,萧秉承得知赵王遣军去西云调粮,为了西云安危,萧秉承也没顾及身上箭伤,拦截敌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