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朋眼睛一亮,急忙举杯:“谢通判吉言!”
说完,一饮而尽。
新人新规矩,范仲淹提出来的改革措施,反应到吏治上面,最重要的表现就是提升了对官员的道德要求。不只是科举,官员的升降也一样,强调保荐的作用。官员任满,有大臣保荐便升,无则展期。亳州的知州是韩亿,带资政殿大学士的重臣,这种制度下他的意见比以前重要多了。
提起这些改革措施,杜中宵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高标准,严要求,从理论上讲,范仲淹的想法当然没错。若当官的人人都是正人君子,他们所引荐的也当然是君子,何愁天下不治?只是这种事情想想可以,现实中根本没有可行性,杜中宵的印象中历史就没有证明过这一点。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真君子伪君子,谁有火眼金睛能看清楚?此时开始的君子小人党争,在政治上实在有开历史倒车的嫌疑。
把这些事想明白了,杜中宵不再在这上面纠缠,不再乱想,一样与郑朋喝了一杯。
又饮几杯酒,杜中宵才道:“通判,扬州王签判来的公文里面,提了一个柴节级,是州院里的一个虞侯。前些日子把他调来巡检寨听用,为防走漏风声,一直没有动他。此次收网,把与马蒙有关的一应人等全部收押,是不是也审一审他?”
刘几摇头:“不急,此事暂且当作不知,让他做本职之事即可。郑司理,你找几个绝对信得过的吏人,与这个柴节级一起,看他行事,一一都记下来。等到事毕,看审出了哪些事情,再突然拿下,就在巡检寨里用重刑!这个柴节级到底犯了哪些案子,做了哪些事情,一件不漏,全都问出来!”
郑朋吃了一惊,急忙问道:“为何要如此处置此人?不知通判——”
刘几道:“依扬州王签判公文,那里犯案的宋四公,便是由此人介绍给马蒙的。可我们一直查到现在,所有的案子都没有出现过此人。哼,我是不信这样一个人没犯过事,那么,就只能是手段高明。他是州衙里的老吏,知道的事情是别人不能比的。回到州衙,此人必定有同党,想再查明白就难了。既然已经把他调到了这里,那就不要放过了。——司理,你掌刑狱多年,让人开口总有办法。一个积年老吏,又一直在州院和司理院,什么没有见过?你要多费些心了。”
郑朋拱手称是。他算是个老猎人了,想不到这次遇到了个老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