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完结
说开后,玉珍再面对弘昭,少了两份拘谨,多了两份活泼。
玉珍不比吴蓉,不是那种会做出一番事业的女子,但是她也不差,把王府搭理的井井有条,虽说不上人人交口称赞,但是提起她,也不会落了弘昭的名头。
管家,外交,教养子女,渐渐的,弘昭偶尔也会跟玉珍说一些朝堂上的事情,玉珍也会时不时给弘昭一些惊喜,夫妻俩的过后生活,没有轰轰烈烈过,但是绝对称得上细水长流。
正昌十五年,康熙驾崩了。
去世时七十三岁,比历史上多活了六年。
人不操心,确实更加长寿,戈柔想到。
康熙七十三去世,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喜丧了,七十三算唱首了,他去世前都是笑着离开了。
他的子孙后代,后宫嫔妃,要说伤心的,也有。
其中以理亲王,戈柔,弘昭,最伤心。
至于胤禛,他对康熙感情复杂,伤心也有些,但是真没太多。
康熙最疼爱的儿子是理亲王,最信任看重的儿子是戈柔,最喜欢的孙子是弘昭。
他付出的那些真心,索性都有回应,他们确实是真的为他的离开伤心。
至于康熙后宫嫔妃,早年陪着康熙的老人大多数都已经走在他前面了,留下来了,多数都是着晚进宫的嫔妃,哪来的真感情。
跟康熙年纪差不多还能活着的,也都是些不怎么得宠的。
康熙的葬礼办得格外盛大。
正昌十六年,戈柔的大哥直亲王,二哥理亲王,十三弟怡亲王,带兵出征,发动了对倭国的战争,战争的原因是因为倭国长期以来对沿海的渔民进行烧杀抢掠。
其实这都是以前的事了,如今的大清可没有人惹,更没人敢随便抢大清渔民的船。
只是从前犯下的,那也是旧账,而且还有一笔不能说的账在戈柔跟胤禛心里,不大不行。
这场战争结束的很快,从在朝堂上说要打,到发兵,再到胜利,也期间一共也就用了三个月,倭国投降的很快,打不过,开始投降。
谈判桌上,倭国怎么也没想到大清丝毫没有大国风范,可劲的要东西,倭国本来就不是资源多丰富的国家,一场谈判,一纸协议过后,彻底穷了。
其实这场战争并没有什么人员伤亡,戈柔要求纪律,虽然没有优待俘虏,但是投降者也不会虐杀。
倭国投降的快,大清更多是要东西,要资源。
倭国民众只知道输了,却没见到这场战争的惨剧。
几百年后的历史学家把这场战争称之为没有血的战争,这对倭国来说,也成了一个去不掉的耻辱。
中华思想,讲究宁可站着死,也不会跪着生。
倭国毫无反抗的投降,也成了懦弱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