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乡试第一场
苏轶昭将题目抄录下来,前面三道是四书题,苏轶昭看向第一题,“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这题出自《论语》,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苏轶昭心中有数之后,又看向第二题,“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这一题出自《中庸》,苏轶昭连看两题,心中已经有了腹稿。
“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
这是文章中的一段,题目取了其中两句,对于差不多能将四书五经倒背如流的苏轶昭来说,根本无需思考。
最后一道四书题是“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其德,由百世之后,等百世之王,莫之能违也。自生民以来,未有夫子也。”
这一题出自《孟子》,这么一大段,好在没有只取其中几个字拼凑,否则还要思量一会儿。
苏轶昭不由得感叹道:良心题目啊!看来此次出题的官员良心都是大大地好。
心中默默给出题的大学士们点了个赞,苏轶昭此刻心情是舒畅地不得了。
这般三道四书题都扫过一眼之后,苏轶昭也没看下面的题目,反而拿过草稿纸开始答题。
她现在文思如泉涌,还是得快速记录下来。
第一题,“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谁能出门,而不由户呢?”这一题之前李授之有详细讲过,意思是要出去,肯定得从门走,走应该走的道。
这就是个比喻,下面一句是“何事不由于道也。”
也就是比喻做什么事都应该有道,道有人道和天道。天道难闻,人道是人伦纲常之道,为立身行道之本。
苏轶昭略微思索,就写下了破题。
“人之出必循常行之处,而其行乃违当然之理,此圣人所以怪而叹之也。”
对应论语和圣人,第一段破题点名提议和出处。
乡试每一篇四书文都有字数要求,都不得少于二百字。
不过这对于苏轶昭来说,简直是轻而易举。李授之和苏文卿布置的任务,每次都是不下五百字。
引经据典,她洋洋洒洒能写六七百以上。
不过这里无需太过深入,考官看这么多学生的卷子,有一种疲累之感。
若是字数太多,很考验考官的耐性。这是在国子监时,教导他们学识的博士亲身体会,并再三告诫的。
因此苏轶昭只打算写三百字左右,到时候将草稿上的内容精简一番,必须做到言之有物,还得简明意骇。文章必须锦绣,不得过于平庸。
她的速度很快,不过半个时辰就写完了第一篇。
仔细阅读,斟酌删减,而后文笔上稍稍润色,最后再重抄一份。
接下来是誊抄,这一个步骤虽然不用动脑,但精神必须高度集中,一笔一划都要时刻注意,竟是比做文章还累。
不到一个时辰一篇,苏轶昭做得很仔细。
一上午的时间,苏轶昭就做完了两篇,誊抄到了试卷上,并将最后一篇四书文写了个大概。
她再接再厉,将最后一篇答案仔细删改润色之后,又在草稿纸上重抄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