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增兵加码
河北将士的雄心壮志,让朝中君臣都振奋不已。
赵桓关切的看向张叔夜,问道:“枢相以为我朝能否收复三镇?”
闻言,张叔夜只感觉头疼,作为军事将领最怕的就是这种外行领导。
战争瞬息万变,一个小小的变故就可能导致战局走向截然不同的方向。在这种涉及几十万军民的战事中,谁也不敢妄言必胜。
将领能做的就是慎重布局,整顿军纪,激励军心,然后尽量扩大自己的优势,等候敌方暴露弱点。
但作为枢密使,他职责就是帮天子理清军机重务,肯定不能直言不讳。
只得向赵桓分析道:“按当前形势,河北失地于金国只有一年左右。金人这一年都忙于征战,压榨百姓,征发徭役,必然不得人心。河北百姓心向我朝者多。所以金人弊端在于其统治不稳,大军无法分散。一旦金军散开,其粮道必然无法保持。”
“尤其金军以骑兵为主,辎重后勤六倍于步兵。其在战场上机动性强于步兵,但在战略上却处于劣势。”
关于骑兵的优势与劣势,大宋跟胡虏打了近两百年,可谓摸得一清二楚。包括大殿内这些文官也都能了解个大概。
骑兵最大的问题就是战马消耗巨大。战马可不是吃青草就能保持体力的,如果全靠吃草补充体力,他们就会像野马群一样,任何时候看向它们,它们都是在吃草。
所以战时,必须给战马喂谷物粮食,才能保证战马的体力与机动性。可偏偏战马的食量远大于人类,金军一人双马甚至一人三马,其后勤补给压力六倍于步兵是最保守估计。
在数百里范围内的战场上,金军无疑是占据了机动优势。但当战场扩大到上千里范围,涵盖整个河北时,金军重骑兵的行进速度完全取决于跟随行军的辎重马车速度有多快。
这也就意味着宋军如果敢于分兵,在战略上是优于金军铁骑的。金军铁骑必须主力抱团,从而稳定后勤,对千里外的宋军步兵并没有太大威慑。
历史上金兀术也是这种部署,金军十几万主力往往集结在一个战场上。在淮南就无法兼顾陕西,在陕西就无法抵御中原。
所以南宋北伐,往往是全线出动,从陕西、荆襄、中原、淮南一线全面进军,总能在某些战场打出优势。
说完金军劣势,张叔夜继续说道:“但这一切有个重要前提,那就是金人未在军事重镇囤积粮草。若其在某些城市囤积了大量粮草,骑兵则可以依托这些城市快速机动。几日间就可强行军上千里。”
赵桓坚定的摆了摆手,安慰道:“不可能。这只是理论状态,金军不可能有这种组织能力,尤其还是在刚刚夺下,来不及治理的河北。”
法军巅峰时期,拿破仑军团都没有这种组织动员能力,金军不可能强于近代的法军。
如果随随便便就能强行将上千里,那法军、德军就再无东西两线作战的压力了。反正他们东西线也就河北那么宽,随便就能组织骑兵两线作战,何至于腹背受敌,疲于奔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