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华国的乔治卢卡斯?
通常好莱坞模式便是制作工业电影的导演设计的每一个分镜头脚本都要跟特效公司沟通,甚至有特效公司派出视效艺术家参与每个分镜头的设计。
因为导演是不知道自己设计的哪一个镜头需要特效的参与,或者需要多少成本,怎么去制造出这样的效果。
不会出现导演拍一座荒山,镜头拍完之后告诉后期你去给我把镜头里的荒山全种上树,这既增加后期的工作量,也不可能得到满意的效果。
后期视效要在最开始设计镜头的时候就告诉导演,你要从什么角度,在哪个时间段,需要什么辅助手段来拍,后期才能用最低的成本提供最好的效果。
因此当一部工业电影的分镜头脚本确定好之后,导演是不能随意删改的,因为根据设计好的分镜头脚本,制片人和特效公司已经把工作量和后期费用测算好了。
在此基础上才有了制片人中心制的立足之地。
在这个工业流程中导演的创作空间被大大压缩了。
陈景行作为导演,从屁股出发他当然是不喜欢这种把导演纯粹当做工具人的工业流程的。
但并不妨碍他借鉴好莱坞电影工业在后期视效制作方面的优点。
项轩接着说道:“如果梦工厂真有这样的野心和魄力,这会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后期视效公司技术和实力的提升归根结底还要靠优秀的工业电影来哺育,工业光魔的成功离不开《星球大战》,维塔的一飞冲天是靠《指环王》,数字领域的崭露头角是靠《终结者2》。
没有杰出的工业电影导演和伟大的工业电影作品,是成就不了一家伟大的特效制作公司的。”
有人觉得项轩说的话太过夸张:“老项,你觉得陈景行能跟乔治卢卡斯,彼得杰克逊,詹姆斯卡梅隆比?我知道你是他的影迷,可你这么吹就有点碰瓷了啊!”
会议室中响起了欢快的笑声,就连徐盛脸上也露出了些笑意。
工业光魔,维塔数码和数字领域都是世界最顶级的特效公司,而且这三家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点。
工业光魔当然是靠《星球大战》崛起的,而《星球大战》的导演乔治卢卡斯也同样是工业光魔的老板,当然后面被收购了。
维塔数码是靠《魔戒》系列、《金刚》与《阿凡达》登上顶峰的,而《魔戒》与《金刚》的导演彼得杰克逊正是维塔数码的创始人与大股东。
同样已经被收购的数字领域,比较知名的作品是《泰坦尼克号》和《后天》,而其实这家公司参与的第一部电影是《终结者2》,而《终结者2》与《泰坦尼克号》的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也是数字领域的股东。
与其说这三个世界闻名的顶级特效工作室是靠几部知名大片走上了巅峰,不如说是三个伟大的工业电影导演缔造了这三家特效公司。
再联想到陈景行的梦工厂工作室谋求入股墨,并成为大股东,项轩举这三个例子显然是有深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