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更天时,早朝准时开始。
大臣们默默无声地走进大殿,其中有人进门时抬头一瞥,发现庆襄皇帝居然已经到了,此刻就端坐在龙椅上。
这让大臣们心中清楚,待会儿一定要小心。
要知道以往庆襄皇帝都是等大臣们都来到,才姗姗来迟。今天来得这么早,说不定……
“朕一夜未眠!”
庆襄皇帝一开口,不少大臣心中就道了句“果然”。
他们就知道,庆襄一夜没睡。
可他们何尝不是如此?
大家都熬夜,但每个人却都很精神,这种时候可没有人敢不精神。否则打个瞌睡,很容易把自己脑袋给打掉了。
龙椅之上,庆襄皇帝脸色阴沉地像要滴水,原本就多的皱纹更加深陷,显得一张脸庞格外恐怖。
“讨北大军战败,李胜天生死不知,二十多万大军投降那逆贼苏元……真好啊!”
“陛下息怒……”
百官一听庆襄皇帝说反话,连忙下跪。
“息怒?”庆襄皇帝冷笑一声,“我看不用了,等那苏元攻破青州,打来京城,你们就给他下跪,让他给你们息怒吧!”
这种诛心之语,把大臣们吓得不轻,没人敢接半句话。
庆襄皇帝呼哧喘着粗气,好一会儿才嫌弃道:“行了,都起来吧!跪着,跪着能把那苏元跪死吗!”
“谢陛下……”
百官听庆襄皇帝气头稍微低了一些,都是暗暗松口气,站起身来。
“现在讨北军大败,青州告急,你们说该如何办!”
百官面面相觑,丞相何忠平道:“陛下,现在当务之急再筹措兵马。”
“从哪里筹措?京城?”
“京城自然要筹措一些,另外讨北军虽然打败,但退回青州的也有十多万,这些兵还可以用。”何忠平说着顿了顿,又道,“为了保险起见,陛下可下诏通告全国,让各州州牧,起兵来拱卫京师!”
苏元那边多出二十多万降兵的事,眼下大家都知道。
其本身就有十多万兵马,再把这二十多万降兵用上,那就有近四十万大军,堪比先前的讨北军。
青州目前剩十多万败兵,虽然可以用,但战斗力无疑要打个问号。经历这等惨败,这些败兵还有没有勇气再面对北安军,都是个问题。
如果青州无兵可用,那京城又有多少?
京城人口虽然多,但护卫京城的京军一共只有十五万,先前调去讨北军一部分,现在还剩下几万。
临时再征兵,征个十多万不成问题,再加上各家族、大臣的家丁、护院、团练,等等乱七八糟的,也能凑个二十万。
二十万加上青州那十万,就是三十万,还不如苏元兵多。
这样安全感是绝对没有的,毕竟京城的城墙建造华美,但防御性不高。加上城池周围都是平地,没有关险,苏元的骑兵完全可以直接掠至城下。
这些现实因素,都要考虑在内。
为此何忠平才提议召集各州州牧,让他们带兵来护卫,同时围攻苏元。
这可以说是动员全国了,效果肯定是有,但前提是要祈祷苏元不会动作太快!
离京城最近的,除了青州,便是徐州。
可徐州府城偏南,要征集大军,再带兵过来,紧赶慢赶也得数日。
万一苏元在那之前就将青州攻陷下来……对大周而言就会很不利。
这时兵部尚书陆广站出来道:“陛下,不如发动青州全州百姓,人人为兵,全体对抗逆贼苏元入侵!”
“……如何发动?”
庆襄皇帝怀疑道。
他虽然高高在上,却也知道老百姓都不怎么愿意打仗,想让全州人入军伍,前提是有足够的士兵强制执行和监督。
陆广道:“可派一万京军过去,强制执行。不参军者,以军法论处!”
“嗯……”
庆襄皇帝考虑起来。
何忠平此刻却出言道:“陛下不可!”
“丞相大人,您这是何意?”陆广质问道。
“陆尚书,你这么做,可曾想过,万一青州百姓集体动乱造反怎么办?一旦他们决心投靠苏元,那青州只会沦陷得更快!”
“你!胡说!”陆广闻言急道,“他们是大周子民!大周有危难,他们定然要挺身而出,何谈谋反!再说有京军监督,谁敢谋反?!”
“陆尚书,此事……”
何忠平还待说什么,庆襄皇帝却开口打断。
“陆广说得有几分道理。身为朕大周百姓,不能只享受大周好处,国家危难之际,也应当要挺身而出。这样吧,陆广,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务必办好。”
陆广面露喜色:“谢陛下!”
谢完后他朝何忠平投去一个挑衅眼神,后者则面色铁青,一言不发。
“不过丞相所言也不无道理,陆广你要告诉派去的京军,让他们不得过分威胁百姓。实在不愿意的,便算了吧。”
“是,陛下。”
陆广答应下来,但何忠平脸色却没有缓和。
他心里明白,真要派兵过去,哪里还有“不过分威胁”?除非刀架子脖子上都不能算威胁,否则……
“丞相,诏令各州牧带兵拱卫京师,也是个好主意。诏令就交给你起草。”
何忠平立刻答应。
两个主意一出,危机似乎有所缓和,庆襄皇帝也不再那么焦急。
他继续问道:“还有哪位爱卿有话说?”
这时,一白须老者缓缓出列。
众官瞧见,心中惊讶。
这老东西出来要说什么?
不光百官,庆襄皇帝都很是吃惊:“卫老尚书,你有何建议?”
这名白须老者,是礼部尚书卫长安,今年已经七十有六,绝对的高龄。
先前庆襄皇帝都想让他回家养老,但卫长安却坚持要继续为官。庆襄皇帝见他身子骨的确还算硬朗,便答应了。
眼下危难之时,礼部尚书能有什么主意?
众官想着,只听卫长安道:“陛下,那苏元目下实力正盛,兵锋正锐。与其和他正面死拼,何不先假意示好,将其稳住……待各州大军来到,再对付于他。”
庆襄皇帝闻言,问道:“卫老尚书,你说的有道理。但要如何稳住他呢?那逆贼已公开谋反,总不能再许他高官侯爵吧!”
卫长安道:“陛下,老臣的提议是,和亲。”
“和亲?!”
卫长安话音落下,百官皆是哗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