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李世民也很想推行府兵制,单府兵制度建立与南北朝时期的西魏政权,到了唐朝已经有了百余年的历史,已经发展得比较完善,府兵制度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兵农合一,平时耕种,战时打仗,武器自备,因此在汉朝末年推行府兵制并不成熟。
最后一种威力巨大,叫做车弩,车弩是把弩放在战车上,多箭齐发。射程可达六百米,威力巨大,甚至可以用来破城。
当然了物质的激励虽然重要,精神激励更不能少,让将士有荣誉感,让将士们受人尊重,崇尚勇武。
另一方面,配合军功,推行均田制,凡是立功的将士,无论是否受伤还是战死,一律赏赐永业田,并且军功越多赏赐越多。
阵亡和伤残的将士家属也会分到永业田,并且还会免除一定的赋税,确保家属生计能够保障。
李靖在《卫公兵法》中说,“其牙一发,诸箭齐起,及七百步。所中城垒,无不摧陨,楼橹亦颠坠。谓之车弩。”
另外,为了加强士兵们战斗的积极性,执行了严格的军功制,非有大功不可升迁,每个军团中都配有行军长史和行军司马等职位,一来配合军团主帅管理日常琐碎的事务,二来也是为了记录各军中的军功。
东汉末年战争频发,百姓流离失所,死于战乱的更是不计其数,因此大量的无主田闲置出来,给了李世民推行均田制的机会。
为此李世民在长安骊山上修建了一座英烈祠,恢宏壮丽,巍峨气派,专门纪念为统一国家而牺牲的将士,英烈祠分为三大殿,前殿是祭拜普通士卒,中殿是战死的将校级将领,后殿即为战胜殿,主要祭拜军团郎将以上的将领,比如裴元绍就在此供奉,让人祭拜。
当然了像冀州、并州、幽州和司隶也都分别在风景秀丽的山上兴建了一处英烈祠,供人祭拜。
此举极大地加强了将士们保家卫国的荣誉感,所有将士都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信念。
通过以上举措,既加强了军功赏赐,让将士们实实在在拿到奖赏,物质层面得到满足,就算战死也不至于有后顾之忧,另外英烈祠的兴建,更是让这些大头兵感动得无以复加,都梦想着能进入英烈祠,受后人敬仰,流芳百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