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上也是完全的面无表情,不见丝毫的欣喜之意。
但是,此时的他也算是想通了,接受了现实。
不再对朝鲜内附大明之事,抱有任何的侥幸心理了。
他现在只希望,大明天子能善待他和他的家眷!
不要在彻底吞下朝鲜之后,行斩草除根之举……
随后,李焞被从地上搀扶了起来,几名太监内侍上来,将皇帝御赐的蟒袍王冠穿戴在了李焞身上。
这是一身亲王的袍服!
按照礼制来说,只是一个郡王的朝鲜王是没资格穿这一身衣服的。
但是,众所周知,大明对朝鲜素有优待,朝鲜国王虽为郡王,却是被允许破例可以使用亲王袍服,以示恩宠。
只是,如今李焞对自己身上穿着的这一身袍服,却只感觉讽刺。
恩宠?
这他娘的算哪门子的恩宠?
李焞被簇拥着从驿馆中出来,前往了皇宫。
准备朝拜天子以及谢恩!
奉天殿上,朱宏煜端坐在龙椅上,施施然的接受了李焞的朝拜。
然后面无表情的开口说道。
“卿家平身!”
李焞从地上爬起来,开口说道。
“启禀陛下,如今我朝鲜山河破碎,百姓罹难,我李氏上下实在无力维护朝鲜之安危。”
“今,朝鲜上下愿敬献山河图册于陛下,内附于大明!”
“还请陛下恩准!”
李焞十分懂事的将一封国书当众奉上,并提起了内附之事。
朱宏煜闻言,知道时机已到,便也不再推辞。
直接了当的开口说道。
“朝鲜乃我大明第一亲藩,上下生民百姓皆仰慕王化!”
“如今朝鲜愿意内附于大明,实乃朝鲜百姓之福!”
“但这里面,朝鲜李氏对朝鲜上下的教化之功,也是不可抹杀的……”
朱宏煜先是高度赞扬了朝鲜内附大明的明智。
然后有表扬了朝鲜李氏对朝鲜上下的教化之功劳。
最后的最后,朱宏煜开口说道。
“传旨,晋封朝鲜王为亲王爵!”
“赏赐南京城内宅邸一座,良田十万亩,江南庄园一座,玉如意十对,宫灯十对,蜀锦一千匹,珍品皇室专供玲珑瓷一套,苏绣四季袍服一套,亲王冠冕革带……”
除去这些这些赏赐之外,便是大量的金银珠宝,侍女奴婢之类的了。
虽然朝鲜是在他的诸多手段之下,才“自愿”内附于大明的。
但朱宏煜并不介意把事情的首尾给处理的漂亮一些!
厚赏朝鲜王室,以彰显天朝皇恩!
让其他的藩属国也看到内附大明的好处,等他们在自己国内也混不下去之后,也好来内附大明……
说白了,也就是装点门面!
对于一些国力不错的大国来说,内附大明肯定是不愿意的。
到南京去做一个富家翁,哪里有在自己的国家作威作福来的舒服?
但对于一些人口不过万数,地盘也很小的小国来说,说不定他就心动了呢!
这事情有枣没枣打三杆总不会错,反正也不会有什么损失。
对比起大明吞并朝鲜所能得到的利益,朱宏煜给朝鲜国王的这些赏赐,完全是不值一提的。
……
朝堂上终于将朝鲜内附之事敲定!
大明也开始着手准备起了出兵收复朝鲜,以及舆论宣传事宜。
大明朝廷的喉舌,大明日报上,便长篇累牍的登载了此次朝鲜内附之事。
并不断表明朝鲜内附,对大明的好处有多少!
并且,在大明官方的宣传之中!
此次朝鲜内附,完全就是朝鲜上下哭着喊着,数次上书要内附于大明。
大明这边本来是不愿意答应的,最后实在抹不开面子,才被迫同意朝鲜的内附!
不断的强调,这次大明吃下朝鲜,是光明的,是正义的,是符合礼法的,是对天下都有利的。
说白了,也就是朱宏煜在为自己洗地!
嗯,他要脸!
……
参谋部,会议室内!
此时的参谋部还在商议出兵朝鲜的事宜。
一个个参谋部的高级参谋,绞尽脑汁的谋划着大明该如何攻下朝鲜。
其实,对大明来说,想要在军事上站稳朝鲜并不难。
此时,朝鲜王国的军队几乎已经被入寇的满清击败或是收编了。
整个朝鲜半岛上的军队,现在成气候成规模的只有清军。
而等到年后,最迟明年上半年,清军便会带着这些军队,跨海征倭!
到时候,明军只要派兵接手朝鲜防务就可以了。
或许会有仗打,但肯定不会过于激烈。
真正麻烦的,其实是大明对地方的有效占领。
哪怕是朝鲜上下汉化程度很高,哪怕是有满清替大明做脏活清理朝鲜的固有势力。
大明想要一口吃下整个朝鲜,肯定也是会有阻力的!
地方绝对会有死脑筋朝鲜原有既得利益者,为了自己的利益选择站在大明的对立面,为了朝鲜的“独立”和“自由”而战的。
这些人,才是真正的麻烦!
到时候,为了朝鲜局势的稳定,大明少不了要在朝鲜驻军。
……
朱宏煜吃完午膳,在午休之后,在御书房中接见了何文安。
何文安是一位老臣了,当年崇祯年便已经中得进士,入仕为官了。
只是很可惜,他才刚当官没多长时间,甲申国难便爆发了!
面对清军的铁蹄,何文安虽然怕死没有殉国,但却也没有选择入仕满清,算是保留了自己最后的骨气。
属于和钱谦益差不多的那种!
怕死,但也不愿意当汉奸为满清做事。
等到大明光复之后,何文安选择了再次入仕,想要一展其胸中抱负。
对于这样的臣子,朱宏煜说不上喜欢,但也并不厌恶。
因为怕死实在是没啥好说的,人人都怕死,人之常情!
再者说了,在这个时代混的时间长了,朱宏煜本就很灵活的道德底线,现在就更加灵活了。
今日,朱宏煜之所以选择召见何文安,则是因为何文安向朱宏煜上奏书,言恢复漕运之事。
朱宏煜一时间拿不定主意,所以才会召见何文安问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