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人情世故与收复荆州
当曹操昏厥,让钟繇下令撤回长安的消息传到鄠县的时候,钟繇知道不能立即撤退。
于是整顿兵马,围绕着鄠县以及周边各个曹营,与刘备展开殊死决战。
这一战钟繇拼尽全力,但在关羽的猛攻之下,还是有两处营垒被攻破,曹军军心士气跌落到了谷底,根本不是刘备敌手。
双方交战了一天,到了夜晚刘备都没有撤兵,而是彻夜激战,显然是打算一鼓作气,将钟繇吃下。
而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钟繇苦苦坚守数日,在付出惨痛的代价之后,总算是把刘备打退回了甘亭营寨,然后急急忙忙布置撤兵,准备回到长安。
但他却不知道这是法正的以退为进之计,或许应该也能猜到,只是无可奈何,即便明知道可能是计,却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这么做。
到了十月底,钟繇选择撤兵,果然中了刘备埋伏,半路上大军遭遇关羽、张飞、马超等部截杀,各部将失去联系,整个曹军乱作一团,几乎是以崩溃的姿态逃向镐京。
这一战若非张郃、曹真、曹休、夏侯尚等人还算有些本事,不断交替掩护撤退,利用弓弩和地形数次打退敌军,恐怕鄠县曹军已全军覆没。
至于其他部将就没那么幸运,很多水平不高的将领没办法控制住军队的崩溃,被张飞马超利用骑兵的机动性追击,沿途溃败逃散,大量曹军跪地投降,连钟繇的儿子钟毓都差点被活捉,可见这一战打得有多惨烈。
等到把曹军一路赶至镐京之后,刘备大获全胜,斩曹军一万余,俘虏两万余人,有名有姓的曹操部将十余名,打散曹军七八部,只有四万多曹军狼狈逃窜,成功撤回了长安。
一战之中灭了敌人一半的兵力,而且还是刘备一直想要打败的曹操,这无疑更加振奋军心,士气极为高昂。
不过也极限于此,刘备原本是想继续追击,追至长安城下,但法正还是极为理智地劝住了他,因为追到长安城下也没什么用。
长安不比鄠县,城高五六丈,虽然他们为了这一仗打造了很多攻城器械,但长安可不是依靠攻城器械就能打破的,只要有重兵把守,这座城池真的是固若金汤。
何况最重要的是他们的后勤压力已经极大,要想完全吞并整个关中地区不太现实,最好的办法还是步步为营,先得陇右凉州,再慢慢侵吞雍州关中。
因此刘备也只能接受法正的建议,退兵又回到了甘亭。
此时夏侯渊也已经从武关撤兵,沈晨追至丹水,然后杀到了武关外,逼降了夏侯渊负责断后的部将刘偕,一路追至关中的京兆尹商县。
商县距离关中其实也挺远,不过沈晨追到这里也就没有再追了,而是站在商县城外山坡上,远眺看着夏侯渊的部队撤回去。
见到沈晨命令士兵们停下追击的脚步,部将吕常纳闷道:“将军,咱们为何不继续追击了?大王现在就在关中,据闻正在猛攻鄠县,继续追击的话,必可两面夹击,灭杀夏侯渊。”
沈晨笑着摇摇头:“追不得了,咱们的后勤压力你可能不知道有多大。益州后方都已经起了叛乱了,益州南部豪族雍闿利用南方不满的情绪,掀起了叛乱,孔明已经亲自征调了一些后方留守的郡兵去平叛了,再打下去,敌人还没灭,自己后院到处都是火。”
“原来如此。”
吕常叹息道:“这可是个好机会啊。”
“机会本就由人创造,只是有的时候碍于一些原因,不得不放弃这个机会而已,何况.”
“将军,何况什么?”
“没什么。”
沈晨轻声道:“下令撤兵吧。”
“唯。”
吕常文聘等诸将得令,启程回师。
而看着远方曹军如潮水般退去的身影,沈晨心里默默地说了一句,何况还得懂人情世故。
这一战杀吕蒙、除孙皎,令孙权胆寒。擒于禁、斩夏侯,让曹操肝裂。
功劳实在是太大了,按照西汉时期,起码得是个异性王。
要是再把夏侯渊给宰了,即便刘备是个仁义的人,且沈晨势力强大,不会对他动手,也会让刘备沈晨处于非常尴尬的情况。
所以夏侯渊不能杀。
非但不能杀,而且得把他赶到关中去,由刘备亲自处理。
因为夏侯渊跟刘备集团有一些渊源。
张飞的老婆夏侯涓是夏侯渊的养女,也是亲侄女,为了夏侯涓,夏侯渊舍弃了幼子,而养活亡弟孤女。
哪怕双方敌对阵营,乱世之中因交战而死无可厚非,但也要考虑到张飞两口子的情绪。
何况夏侯涓的两个女儿都是刘禅的皇后,自己的老婆又是刘禅的姐姐,说起来夏侯渊跟自己还有那么点拐弯抹角的亲戚关系。
不看僧面也得看佛面,看在张飞夫妇,刘禅夫妇以及自己老婆面子上,怎么样也得放夏侯渊一马。
因此沈晨一是后方不稳,粮草不济,不能追击。
二是要把战功留给刘备那边,不能赶尽杀绝了让刘备封无可封。
三是得考虑夏侯渊的特殊身份。
行军打仗不是打打杀杀,那是人情世故呀。
.
.
十月底,沈晨大军北上,收复南阳全境,威逼河南,令陈都邺城震荡。
同月夏侯渊从武关撤离,恰好赶上钟繇被刘备大败,好在武关属于长安大后方,他倒没受什么影响,安全撤回京兆尹,驻守长安东面的霸陵。
曹操虽然惊闻噩耗而吐血昏迷,但数日后还是苏醒过来,让钟繇和夏侯渊留守长安,自己艰难回到关东,处理后续事务。
之后曹魏再次迁都,把陈都朝廷往北迁至河内郡朝歌县,又令徐晃、臧霸、张辽镇守河南,防备沈晨,同时四处平叛,稳定后方局势,等等措施便是后话。
这边沈晨将曹军赶出南阳之后,也是令吕常文聘驻守宛城,然后命周不疑为南阳太守,蔡笃为南阳郡丞,让他们二人处理南阳内政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