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冬以来最为寒冷的西北风在这个十一月的中旬突然袭击北京城,让这儿本就已带着不小寒意的温度唰然而降,几乎家家户户都点起了炭炉等取暖工具,路上的行人也骤然而降,若非必要,没人会去吹这冷风。
除了这场降低京城气温的寒风之外,还有一些人也带着各自的使命乘着西北风光临北京城。而他们的到来,势必会让这个本还算比较平静的冬季变得热闹起来,让想要猫冬的人们多出许多谈资来。
紫禁城。
因为杨震的“死讯”, 小皇帝万历最近的心情一直不那么好。
这是万历真正当作朋友的一个人,而且他还能帮他许多,这更叫万历在得知杨震被鞑子所害后心情低落。要不是上面还有太后和张居正压着,只怕他一个冲动就要派大兵北伐为自己这个唯一的朋友之死报仇了。
而现在,万历唯一能做的就是让杨震走得风风光光的,让他死后能尽一尽为人臣子的哀荣。而作为这个时代对一个臣子最大的褒奖和肯定,给他封一个谥号便是最常见的手段了。
每一个有谥号的人都是死人,但并不是每一个死人都有谥号。只有得到朝廷肯定,同时又曾为国家做出过极大贡献的官员,才能在死后得封谥号。而且这谥号又极有讲究,分为文武善恶几大类,虽然最后那一类随着时间推移已不那么被人用到,但也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古人为官一直都有个终极目标,唤作“生封太师,死谥文正”,这文正便是被人所公认的臣子谥号的顶点,是对他一生功绩的最大肯定。经天纬地曰文,内外宾服曰正,这可不是随便哪个臣子都能担当得起的。历史上,也只有寥寥几十人能被死后谥文正,这其中就有范仲淹、司马光等名垂青史的大政治家,而即便是如今权势滔天,万民敬仰的张居正,其死后也就得封一个文忠,而未能得到文正的封谥。
当然,这种只能给文臣,且是贡献功劳极大的文臣的谥号是不可能安到杨震头上的。可即便只是想给杨震安一个普通些的谥号,万历也遇到了不小的阻力,道理也很简单,他身份还不到那份上。
杨震到现在依然只是个千户,虽然为国捐躯后可以酌情追封一下,但再怎么追加其身份,也不可能达到够资格被朝廷封谥号的地步。
而且,还有人提出本朝几乎就没有给锦衣卫的武官追封谥号的先例,自然不能为他一个小小的千户就开了先河,不然成何体统。其实他还暗藏了一个意思,那就是锦衣卫就是和寻常官员不同的,是不值得表彰的,不然这些皇帝的爪牙只会变本加厉,到那时候官员们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对此,万历却很不以为然:“锦衣卫也不是没人被封过谥号,前朝嘉靖年间的都督陆炳便被封武惠,怎能说朕这么做是破例呢?”
“这……陆都督身份岂是杨震这么个小小的千户所能比的,此例断不可开!”这名臣子也算硬气非常,立场更是坚定得很,即便是对着皇帝,也没有半点退让的意思。
在群臣不肯配合,又不断劝谏之下,即便万历着实想给杨震封个谥号以尽哀荣也不得不暂时搁置,等着风头过去再说。但自己想办的事情被劝阻办不成,给小皇帝的挫败感还是不小的,所以这些日子里,他都有点闷闷不乐,似乎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太大兴趣来。
跟在在身旁的冯保见到了皇帝的所有情绪,心里不觉大为嫉妒杨震,这个家伙怎么就这么得皇帝信重呢,就是现在死了,也能被皇帝这么牵肠挂肚的。但他也觉着很是庆幸,幸好这小子终于死了,不然对自己的威胁可着实太大,自己都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处置了。
可冯公公还没来得及高兴太长时间,事情就突然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一份锦衣卫的密报已通过特殊渠道送到了镇抚司,并被刘守有连夜递到了他的跟前。
在看到这份密报后,冯保那张本来很是英俊的白脸顿时就气得发了青,还带着些可怖的扭曲来:“杨震不但未死,反而找到了能定刘应箕罪的种种证据了?”
“正……正是。”眼见冯保动了怒,刘守有心里也有些发怵,在咽了口唾沫,定了心神后才道:“这是杨震让人送来的,说是一切都已掌握,只待朝廷下令了。”
半晌后,冯保才从刚得知杨震死而复生的消息里回过神来,虽然神色依然不那么好看,却也不像之前那般狰狞了:“他不过一个小小的锦衣卫千户,谁给的他这个权力做这些?就是钟裕这个钦差怕也没如此大的胆子敢直接上书要朝廷惩办一方巡抚大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