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
难怪人人都说读书贵,科举路难走。
除了读书的人得是那块料外,还得有经济条件才行啊。
束脩是一方面,赶考的路费和食宿费也不提,光是笔墨纸砚和书本的费用,就足以压垮一个普通家庭了!
所以在古代,一般情况下,都是举全家之力,或者举全族之力,去培养一个读书人。
当然。
这一点安小暖早就知道了,毕竟她也不是第一次进书肆。
之所以还这么惊讶,完全是因为青山县这边的书肆所售卖的东西,价格要比平安镇那边贵上许多。
毛边纸,一刀七十张,售价五两。
毛笔一支,最差的售价也要三钱,好一点的有半两,一两,甚至十几两。
砚台呢,最便宜就得二两银子,还是特别差的那种。
墨嘛,二钱到十几两不等。
书本有五两的,十两的,还有几十两的。
五两的书本,自然是别人抄写下来的,几十两那些,则是印刷出来的。
安小暖本来觉得自己还算是个小富婆,但进了这家书肆后,她开始蔫了。
——有没有搞错?
——这是一个县城该有的物价吗?
当时吐槽归吐槽,该买的还是得买,孩子的前途最是耽误不得。
于是,她咬咬牙,给大宝买了两本五两的抄写本,又买了一刀毛边纸,以及一个
二两的砚台和一支售价一两的毛笔。
至于墨嘛,软磨硬泡让掌柜的送了一块。
虽然只送了售价二钱的墨,但好歹也剩下了一点钱。
二宝跟三丫他们的启蒙书,安小暖就没买了。
她看了看,里头除了《千字文》就是《三字经》,价格还挺贵。
这两本书大宝都有,他以前启蒙的时候就买过,虽然现在已经包浆了,可不影响使用。
条件有限,先顶着吧。
从书肆出来,安小暖的钱袋子又少了十八两。
这让她不禁感慨,钱真是好花啊!
书肆的对面就是一家酒肆。
安小暖进去买了两坛子酒,花了一两银子。
从酒肆出来,时间也差不多了。
本来计划着先把东西都买完,再去王家卖野味,但现在想想,全村人要吃的粮食可不少。
她方才又买布匹又买豆油什么的,占用了不少空间重量。
如果不先把空间里那五百斤的春笋和野味清掉,她怕她装不了多少粮食。
于是,便决定先去王家。
安小暖朝着城南的方向走去,到了城南后,又找人打听了一下,才顺利来到王家后门。
好在这时辰大家伙儿都在忙,后门这条巷子根本没几个人。
她找准了机会儿,把空间里的五百斤春笋和野味全部都取了出来,堆放在王家后门旁边。
伸手去拍了拍门,拍得还挺用力。
院子里很快就传来一个中年男子的声音:“谁啊?”
安小暖忙道:“送野味的,王老爷要买的野
味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