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数大了,不仅体力不行,思想也不行,顾家了,看开了,不好骗了,直到命只有一条,而所谓的忠君爱国都是虚的。所以打仗还得是十七八岁的少年郎和一心想建功立业的中壮年。
而王元庆正是这样的人。
亓无忌象征性的征求了一下兵部的意见,直接就颁发了委任状。任王元庆为青州,冀州和司隶部三州刺史,兼征北大将军。
这个官职是前朝从来都没有过的。
这相当于亓无忌把整个大梁北方地区的军权全都交给了王元庆一个人。
而原冀州刺史陈射则调任大同副总兵。
由军区司令调动到军分区司令,还是个副职,明摆着是连降三级。这还是亓无忌看他之前的战功,没下死手。
当圣旨传到王元庆手里的时候,王元庆并没有因为跳级而欣喜,反倒面带愁容,郁郁不乐。
王元庆是了解陈长生的。
他知道陈长生不是随便谁都能对付得了的。
当然,他也不是怕。
他是惦记着一个人——燕王亓昊。
当年亓无忌为了遏制陈长生,把自己和陈巧儿生的儿子亓昊封在燕地,也就是河北山西那一带,正好是王元庆的防区。
亓昊年龄虽小,但却非常聪明,而且从来不以郡王自居,礼贤下士,特别对王元庆非常尊敬。没事就去军营找王元庆,皱着小眉头问他练兵用兵之事。
王元庆看得出,燕王小小年纪,已经有了江山社稷的概念,并且正努力学习如何保卫自己的国家。如此有正事儿的王子,王元庆也乐的保他。
燕王骑马射箭的本事,还是王元庆调教的呢。也许,王元庆潜意识中,也是对陈长生的敬仰之意,爱屋及乌,转移到陈长生的外甥亓昊身上来。
但亓无忌不待见他这个儿子王元庆也是知道的。
所以,现在天子升他的官,调他去打关中,他不能不去。但再换个总兵来,可就不一定有那么大的耐心让燕王在军营中锻炼,如果碰到个势利眼,没准还会对亓昊冷眼相加。
“唉,在上任之前,还是去看看燕王吧。”王元庆想到这里,带着亲兵去燕王府,找燕王亓昊告别。
其实,按照他的级别,没必要去溜须一个亲王。
况且,还是一个不受宠的王子。
但王元庆还是去了,可见这个人很讲义气。
燕王亓昊一听王元庆要走,皱着眉头好久没说话。末了,忽然冒出一句话。
“王将军,如果我跟你去,你会教我打仗吗?”
王元庆一听,连忙施礼。“呃,您贵为燕王,岂能跟我等一样上战场厮杀,还是在王府好好学习治国之道,等我打完仗回来,一定回来看你。如果你愿意了解排兵布阵的事情,我到时候给你详细讲。”
“那也不好。打仗要讲随机应变,过后你再给我说,就没意思了。”亓昊摇摇头,背着小手来回走。
“王将军,本王也不难为你。待我向父亲请战,如果我父皇同意,然后我再找你去。”亓昊非常有分寸的说。
就这样,王元庆和陈射交接了一下大同的防务,去走马上任了。而亓昊则给亓无忌写信,要求去参加收复关中的战斗。
信的内容很简单,也很恳切,态度很坚决。意思是父亲您在南方管理国家,儿子在北方管理封地。现在北方关中地方出了事儿,父亲虽然着急,但也是鞭长莫及。作为您的儿子,我理应分担您的忧愁,我已经不小了,又在军营里跟着王将军学习军事,燕地距离关中也不远,所以我想恳请您同意,让我参加收复关中的战役。
虽然儿子尚小,不能披挂上阵,斩杀敌军,但我去,相当于您在军中,军队的士气就会大振,对收复失地有益。
亓无忌接到儿子亓昊的请战书之后,也有些犹豫。
毕竟这孩子封到燕地之后,行事沉稳,有规有矩,口碑那是相当不错。他心里还是很心疼自己这个儿子的。
亓显今年才九岁,让这么小的孩子去上战场,这搁谁哪儿都有点看不下去眼儿。
但亓无忌的皇后正盼着亓昊出事儿呢,如果亓昊死在战场上,那就最好。
“你就叫他去。他是你儿子,也是老亓家的儿孙,老亓家的家业被侵占,他替你去带人要回来,又有什么不可?”
亓无忌一听皇后这样说,心里也活动了。
“嗯,昊儿既然尚武,那就让他锻炼锻炼吧。我在他这么大的时候,我父亲也经常带我去巡视地方,学习治理国家。”
亓无忌也不知道是糊涂了还是为自己找台阶。
老皇帝亓显带你溜达那是为了增进你的才能。你让亓昊去危险万分的战场,你是为了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