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很感谢你送来这些书籍,但老夫不解的是,你为何会这么做?莫非有人告诉你,老夫喜欢读书藏书,你是投其所好?”王猛沉声问道。
李徽摇头道:“王丞相误会了,我之所以这么做,绝非为了投其所好。说出来你也许不会相信,本人虽是大晋之人,但其实我对儒学没落,玄虚之学盛行很是反感。儒家乃治国治世之学,玄虚之学1无是处。圣人开儒学之先,后世亚圣大儒钻研继承,便是为天下所计,希望能得到1个令天下太平,百姓安居,道德礼仪有度,国家治理清平通顺的办法。圣人大儒在寻找1条天下太平的道路。这是圣人大儒们的责任和眼光。而我大晋的风气显然已经走歪了。”
王猛讶异道:“哦?你是这么想的?”
李徽点头道:“正是。我之所以此次携带这些书籍前来,便是我知道你们秦国如今正崇尚儒学,正在积极的发扬和实践,寻找治国的正确方略。我听说王丞相的力主之下,秦国上下励精图治,摒弃门第出身,以贤取士,整饬吏治,以儒学治国。所以,我想,与其令这些书籍在我大晋的馆阁之中蒙尘,不如携来贵国,发扬光大。因为我认为,天下大势,分久必合。这天下终将归于1统。无论是你们秦国最终1统天下,还是我大晋能够中兴,天下终究要归于治世,终究要有1套能治理国家,令百姓安乐的手段。我认为,非儒家治世之学莫属。国与国的纷争虽然在眼前看来是大事,但放眼历史滔滔洪流,却只是1件小事。古往今来,国灭者无数,然治国之学,经书子集,先贤智慧和思想却1路传承,发扬光大。我辈之人,也许肉身不能超脱于国之纷争,但是,我们的目光要高远,要遨游于9天之上,不能局限于国之纷争,肉身的生死。”
王猛和苻朗听了李徽这1番话,眼中惊诧的光芒闪烁,神色更是肃然起敬。
“说得好,说的好。没想到,你竟有如此大格局,大智慧,当真令老夫惊讶之极。老夫之前还在想,为何谢安会赏识于你,为何你以寒门小族出身能够立于晋国朝堂之上?现在老夫似乎明白了,你非同寻常之人,你比许多人站得更高,看的更远。晋国竟然有你这样的人物,真是没想到啊。”王猛抚掌大赞。
苻朗在1旁也是连连点头道:“是啊,这番格局,元达自愧不如。我便是1辈子也不会想到这些。哎,真是受教了啊。受教了。”
李徽拱手道:“2位谬赞,其实许多人都是这么想的。我不过是说出这些话而已。但其实如王丞相这般人物,能够践行之,真正的做实事,那才是了不起的人物。而我这样的,只能嘴上说说而已。但我今日很高兴,能够将这些书籍送到王丞相手中,也算是不虚此行,了结了心愿。王丞相,夜已深,在下不便再叨扰了,就此告辞。明日我已请元达兄上奏天王,请辞归国。天王准于不准都不重要。我只有1句话想对王丞相说。”
王猛沉声道:“你说。”
李徽沉声道:“我希望王丞相能够审时度势,慎重抉择。天下大势是归于1统,但时机很重要。倘若时机不对,会引发反噬。我大晋气数未尽,在天下人心中依旧为正统。以秦国之力,如今还灭不了我大晋,只会令天下纷乱,万民涂炭,令你秦国自身也会混乱。你们崛起的太快,掩盖了诸多隐忧。腹背未平,国中亦有内患。此刻强行攻我大晋,只会两败俱伤,乱局难收。谁最终1统天下都是好事,但若再酿天下大乱,则悔之晚矣。此番和议不成,我大晋必会厉兵秣马,朝中主战言论将会占据上风,战事将1触即发。恐怕灾难已经开始了。”
王猛皱眉看着李徽,缓缓道:“这恐便是你今晚来此的真正目的吧。”
李徽呵呵1笑,拱手道:“王丞相,我的目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说的对不对。有些话,我跟别人说,他们不会懂。但王丞相是1定懂的。我瞒得了别人,却瞒不过王丞相。言尽于此,在下告辞了。”
李徽躬了躬身,转身离开。苻朗连忙跟着出来。
院子里凉风习习,星光璀璨,新月西斜。李徽转过头去,王猛坐在书案旁正透过长窗看着自己,神情肃穆,宛如1尊雕像1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