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间,县令孟子辉在衙门设宴招待李徽1行,宾主相谈甚欢。而孟子辉也终于认出了周澈,但他聪明的选择了视而不见。
席间,孟子辉向李徽详细介绍了这几年居巢县的情形,他知道,李徽定然会关心居巢县目前的状况,毕竟当初付出了那么多的心血。
“李大人,我居巢县百姓现有1万3千户,人口近5万余。实在惭愧的很,李大人当年离开居巢时,人口近十万余,在下官手中,人口却流失了1半。不过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当初李大人收留了大量的北方流民,虽然能勉强保证他们不被饿死,但终究不能让他们安居乐业。加上去年,历阳郡下令分流百姓,令居巢县百姓北迁寿阳淮南等地,充斥边镇人口,耕种边镇之地。我居巢县人口太多,已然超过了1些郡治之地,所以被强行分流了数万百姓。当然大部分都是原来从北方逃回来的。”
李徽微微点头,沉声道:“原来如此。这倒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当初我便有些隐忧。要知道,居巢县虽大,但耕地面积也没有多少,并长受洪涝之忧。当初也是为了救人,才收留了大量流民,保证他们不被饿死。同时也暂时稳住他们,以防他们过江,破坏江南治安。但其实,以1县之力,让十万人安居,那是不可能的。分流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其实1些郡县正缺人手。”
孟子辉点头道:“是啊,就是这个理。可是,这也导致了1些混乱。1些人不肯离开居巢县,有的逃往周边郡县,有的逃到秦国去,有的逃到江南去,也造成了不少麻烦事。你知道,这些事,我却无能为力了。”
李徽叹息1声,心中明白,有些事确实是无法控制的,也怪不得孟子辉。
“不过,我居巢县这两年倒是风调雨顺,夏粮秋粮连续丰收,安居的百姓们却是基本上都过上了好日子。当初李大人命百姓开垦的土地,经过几年育肥之后,现在也基本上都成为了中等田亩。开荒落户的百姓们也都得到了回报。租种大户庄园的百姓在3年期满之后,下官出面续订了租种协议。也都能够安身立命。全县5万多百姓,如今只要不是奸懒馋猾之辈,都是能吃饱肚子的。去年前年两年间,我们还向扬州都督府交了5万石粮食,供给军需。”孟子辉说到这些,眼神明亮了起来。
李徽心情也好了起来,起码现如今的居巢县百姓是过上了不愁温饱的日子了。
“好,很好。这让我很是高兴。孟县令辛苦了。敬你1杯。”李徽举杯笑道。
“这可不是下官的功劳,这完全是当初李大人打下的底子好,有远见,方略得当。下官可不敢贪功。当初若不是李大人安定居巢县,外抗袁真叛军,内安流民湖匪,居巢县岂有今日?李大人抗洪保堤,功德无量。这几年之所以百姓们能够过上不愁温饱的好日子,便是焦湖堤坝稳如泰山,几处泄洪区可以年年泄洪保粮所致。我居巢百姓无不念李大人之恩。这1切都是李大人当年治理之功。下官只是尽了1点绵薄之力,尽力保住李大人当年打下的底子罢了。不敢言寸功啊。”孟子辉忙摆手道。
李徽笑道:“孟县令,这可却是太谦逊了。据我所知,孟县令年年带人加固堤坝,解民之忧,爱民如子。居巢县百姓也是交口称赞。我还听说,孟县令3年任期已满,朝廷欲调任升迁,孟县令却主动要求留任居巢县,这可殊为难得啊。”
孟子辉叹息道:“我孟子辉这辈子是不打算离开居巢县了。下官当初上任之时,便发誓要扎根于此,造福1方百姓。下官能力有限,也不抱着能有大出息的想法。居巢县凝结着黄县令和李大人您的心血,我定要好好的经营此处,让我那庭柏兄弟泉下安心,也不负李大人所托,不负百姓所望。我这1辈子,只需做好这1方县令,便已经足以满意了。”
李徽微笑点头道:“说的好啊。我大晋如孟县令这般肯踏踏实实为百姓做点事的人太少了。若人人如孟县令这般,何愁我大晋不强盛?百姓不安居?是了,这杯酒,咱们敬黄县令在天之灵最好。我当初若不是得到他的那些勘察的笔记,采用了他的1些想法,也是束手无策的。这居巢县有今日之景象,倒是黄县令之功,你我都是循其迹而为之。”
孟子辉呵呵笑道:“李大人亮节,令人钦佩。那便敬黄县令1杯酒,告慰他在天之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