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国是一个小国。
他无法跟昭、幽、庆这些万乘大国相比,甚至连许多千乘小国也比不上。全国上下所有兵备凑在一起也没有一千辆战车。
但是韦国处在各国接壤的交通枢纽,时常需要迎来送往各国来客。
都城的守官提前七日就收到了昭国太子送来的过境书,而昭太子的队伍正与约定的时间相同,甚至还提前半天抵达。
韦国的百姓对于外国军队的路过完全不感到高兴。
小国还好说,大国实在是让人讨厌,尽管他们已经很久没有接待过昭国了。
因为大国的权贵与军队来到他们这里,往往需要韦国自掏腰包接待,要锦衣玉食,要丝竹弦乐,要歌舞侑酒,要进一步地从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刮出一层脂膏。
而且那些人往往轻蔑他们,一毛不拔,白吃白喝不说,还往往不遵守他们国家的律法,甚至在此犯罪,做出奸淫掳掠的恶事。
昭国近年来国力大增,不可小觑。
韦国国君尽管听说过昭太子的名声,但没见过真人,谁知道是不是吹的?说不定本人其实是个心胸狭隘之人。他们一介小国不能得罪大国,所以打算按照来信的时间,大概在中午左右去城门外迎接下午到达的昭太子。
是日清晨,他还在梳洗更衣,侍人匆忙禀告:“昭太子已到城门口。”
韦王大惊失色:“这么快?”
侍人问:“现在就放行?还是等王上过去再放?”
韦王无奈道:“人都到了,总不能把人关在门外半日。请丞相等人先去把人迎进来,孤慢一步去。”
等韦王赶到时,发现昭太子才刚进城门,转而奇怪:“怎么这么慢?”
城门官说:“昭太子见有农人挑了担子进城给人送菜,面有急色,便让行一边,给农人先进城。是以等到现在才依序进城。”
韦王:“?”
昭太子率两百骑兵与三百步兵进城,步兵乘无顶的战车,一辆车坐十人,皆是一样的衣物与武器,手持长矛,身穿铠甲,头戴兜鍪。
当他们进城时,骑兵不下马,但是都脱下了兜鍪,抱在怀中,勒马慢行。而步兵皆下战车,脱掉兜鍪,并且将长矛放在车上,随车步行。
只见他们全部右列,行走间步履整齐,无一人聊天嬉闹。
因为军队入城,街上的韦国百姓不敢吵闹,而昭军也不喧哗,一时间,街面上静得离奇。
只能听见昭军战马清脆的马蹄声、战车的车辙辘辘声,还有步兵整齐的脚步声。
韦国百姓见此情状,心下惊诧不已的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升起了一丝羡慕。
若是他们的国家也有这样的军队,岂会怕被他国欺凌?昭国不愧是大国,国力强盛,战马健壮,战车平稳牢固。
当然最让人心惊的是这支军队的纪律严明,对他国百姓也尊重守礼。
韦国从未见过这样的军队。
也让他们愈发好奇,能够训练出这样一支军队的昭太子究竟是怎样的人物?
昭太子没有骑在马上,他坐在骑兵队伍中后屏有翠帷的马车里,尊贵而神秘。
韦王等了好一会儿,只看到马车。
失望之余,好奇心一下子被吊得更高了。
澹台莲州并非不能骑马,只是,他更乐意坐在马车中读书,尽管有些颠簸,但总比骑在马上要方便看书。
马车里,他的座位旁边堆着好多书简。
他需要补的学问实在是太多了,实在不想浪费时间,打发旅途无聊也很不错。
当抵达韦国为他们准备的驿站时,澹台莲州吩咐从者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打听打听这座都城卖书的地方在何处,他打算这几天修整时去逛一逛。
他们出发前,不光带了钱币,也带了一些昭国特产。东西是由秦夫人帮他们选的,让他们到了某个地方,大概出多少价格卖掉,赚了钱,再买当地的某某特产,再带去别的地方换钱,届时可以让太子认识一下各地的物产,而不仅仅是在书上看看。
终于,人们见到昭太子的马车停下。
车夫停好车,摆好踩脚的板凳,然后为他揭开沉沉的竹帘。
琐窗,疏风,金莲帐,冷光轻曳。
隐约可见一个青色人影,正要看清,一位骑士策马过去,俯身凑上前,挡住了窥探的视线。
赵蛟馋嘴地问:“太子,我刚才路过闻见一家酒馆的酒太香了,可能让我去买两瓮回来?”
澹台莲州答:“把你的队伍安顿好再去。”
澹台莲州说这话时并不严厉,而是温和的,温和却不容置疑。
赵蛟野惯了,原先他除了孟白乙,别人都不服——即便这个别人是孟白乙的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