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刺史府内,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洒在宽敞的议事厅中。陶谦正端坐在正位之上,与一众谋士商议着徐州的要事。陶谦年事已高,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但那慈祥的面容中仍不失威严。他身着朴素的蓝色官服,衣袂上绣着的云纹若隐若现,那是他身份的象征。他的目光中透着坚定与仁慈,仿佛能洞察一切。
此时,一名信使匆匆赶来,他一路奔波,额头上布满了汗珠,气息也有些急促。信使双手捧着一封书信,恭敬地呈上,说道:“大人,这是刘备差人送来的紧急书信。”
陶谦微微颔首,接过书信,他那略显粗糙的手指轻轻展开信纸,目光专注而认真。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脸色时而凝重,如乌云密布;时而舒缓,似春风拂过。
身旁的谋士陈登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轻声问道:“大人,不知这信中所言何事?竟能让您神色如此多变。”
陶谦缓缓放下书信,目光望向远方,感慨地说道:“刘备欲联合各州,共讨董卓这乱臣贼子。信中言辞恳切,满怀忧国忧民之情。”
陈登微微皱眉,脸上露出担忧之色,说道:“大人,此事非同小可。董卓势大,其麾下拥兵数十万,且皆是能征善战之辈。他在京城更是根基深厚,党羽众多。此番征讨,胜负实在难料啊。”
陶谦站起身来,双手背在身后,在议事厅中缓缓踱步。他的脚步虽略显沉重,但每一步都充满了决心。他说道:“吾深知董卓之恶,他入朝以来,废立皇帝,专权跋扈,肆意杀戮忠臣良将。他横征暴敛,致使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这天下,怎能任由董卓这般胡作非为?吾虽年事已高,但亦有报国之心,有生之年,若能为铲除这国之奸贼出一份力,死而无憾。”
另一位谋士糜竺轻摇手中的羽扇,说道:“大人,徐州虽富庶,百姓安居乐业,但我们的兵力有限。若参与联盟,与董卓大军正面交锋,恐怕会损耗大量人力物力。且一旦战事不利,徐州可能会陷入危机之中,多年来的繁荣与安宁将不复存在。”
陶谦目光坚定,如炬的眼神中燃烧着正义的火焰,说道:“吾等身为汉室臣子,当以天下为重。若能为除董贼出一份力,哪怕倾尽徐州之力,又有何惧?董卓一日不除,天下永无宁日。吾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百姓受苦,而无所作为。”
陈登说道:“大人高义,令人钦佩。但战争之事,瞬息万变,还需谨慎行事,制定周全的计划。”
陶谦大手一挥,语气坚决地说道:“不必多言,吾意已决。吾不仅要支持联盟,还要为其提供物资援助。徐州虽小,但也要为天下大义贡献一份力量。”
随后,陶谦召集了徐州的诸位将领。将领们齐聚在大堂之中,个个英姿飒爽,神情严肃。
陶谦站在众人面前,大声宣布自己的决定:“诸位将领,吾已决定响应刘备的联盟,共同讨伐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