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二十九年,五月初五。
端午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一体的民俗大节。
糯米、粽叶和各种馅料包裹成一个个精致的三角形,李曦在旁边跑来跑去,兴奋地等着吃香甜的粽子。
渭水边上,李承平以及李轩与无数观看赛龙舟的乡民聚集。
如此盛况,大概只有每年的这一日才能看见。
即便是春节都甚少有机会,每年过年大家各个都在家吃着团圆饭,基本不会组织集体活动。
风吹个不停,李轩头发飞扬。
李承平笑看着,拿起手上支撑自己站直的竹竿,就想去拨弄他的发髻。
“别闹!”
嫌弃的将竹竿推开,盯着波涛汹涌的河面,酝酿片刻,李轩开口道:“我走后,爷奶就托你们看顾。”
有点想翻白眼,李承平心道,以前怎么没见你在爷奶跟前侍候,现在想起来了。
大概是知道自己确实没做过孝子贤孙,李轩不好意思,“真走了呀!”
静静看着李轩登船,天下武学大多荒弃,仅存几处,李轩此去目的地是南京。
走河道能节省点时间,距离开学仅剩不到一月,李承平其实有点佩服李轩,因为他竟然要独自一人出发。
古代匪患没人敢忽视,路途艰险,一路上,尽管李固为他安排有官驿和官船。
“不必挂念家里,常来书信。”李承平往前又进了一步。
衣袖擦拭着李固的腰牌,这是李轩登上官船的凭证。
大乾律,凡有勋者,可缴费搭乘官船,李固早年军中厮杀,除了百户官身外,得封武勋十二阶中正六品云骑尉。
应该是想起祖父荣光,想起堂弟日夜苦读,手不释卷,登上官船的李轩心中生起一股豪气。
李轩撑着扶手,冲着岸上的李承平大喊道:“绿边潇湘外,疏林玉露寒,凤毛丛劲节,只上尽头竿。”
两岸不乏南来北往的书生士子,纷纷停下脚步,这首诗不见得有多么出彩,但细细品味却能发现其中磅礴气势。
李承平泛起一丝无奈,难道你就没有自己的诗吗!
这是当年李承平表明自己读书之志所做,当然也不会是他写的,乃是张居正年少时,面对荆州知府问话所答。
意思是我要以竹子为品格,扬凤毛之才,登上百尺竿头,一展我的青云之志。
李承平嘴角含笑,没想到被李轩这小子拿来装起来了,既然有志少年能有此言,李承平惟愿自己也能一斩荆棘,一展青云之志。
......
“三小,你要是害怕,就求奶让我陪着你。”李曦撇撇嘴。
李承平摇头轻笑,你这丫头,想要装作书童混进书院去,当真是想的美。
余氏拎着两小坛酱菜,瞪着李曦,把这异想天开的丫头瞪走,“马上都十四五岁了,还这么不着调,书院那是你个女孩能去的吗!”
“谁说女子就非得待在家里,我也想读书。”李曦犟嘴,很不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