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发展供应
回到寮房后,杨文东看了看透过一人高屋顶,射进来的数道阳光,又看了下地面上还有一点的潮湿。
顿时他更想搬离这里了,之前一个月,他资金不足,这种事也没办法,随着现在事业的希望越来越大,这种欲望越来越强了。
将东西安置好后,杨文东来到了不远处赵立明的家里,他们家的木屋倒是比杨文东的要大一点,但情况也差不多。
“你父母还是上班去了?”杨文东问道。
赵立明点头,说:“对,他们上班去了,我让他们辞职跟我们一起,哪怕就是在家给我们做捕鼠筒,他们也不乐意。”
“正常,要理解一点。”杨文东笑了笑,说:“他们有正当工作,担不起风险的,等以后你赚的钱非常多了,再说。”
任何社会都存在的现象,很多老板,都是因为没有工作,而被迫创业做小生意。
那种在大公司、政府部门有稳定工作的,几乎不可能出来创业,就算真的做了,必然会面临着巨大的家庭阻力。
赵家父母的工作,虽然也一般、很辛苦,每天都是797甚至更久,可在1958年的香港,能有一份稳定工作,就已经强过很多人了。
赵立明说:“我也理解他们的想法,就是看他们太累了,我阿妈的眼睛都快不行了,可还是得去纺织厂上班。”
“所以我们也得尽快赚到足够的钱了。”杨文东点点头。
钱能解百愁,如果解不了,那就是钱还不够多。
夸张点来说,一战二战的根本原因,也是因为钱……
赵立明问:“东哥,现在我们又接了6个货仓的业务,捕鼠设备就不够了,要不,我和浩宇去再做一点捕鼠筒。”
杨文东摇头,说:“没必要,我们现在的精力,是应该在去布置陷阱、研究总结学习规律,还有就是认字识字。
做捕鼠筒这种事,太费时间,没什么意义,之前是我们只能做这个,现在我们得规划好自己的时间了。”
赵立明问:“那我们找人来做,付工钱?”
杨文东想了想,说:“这寮房内,最近一段时间,不是有不少人也一样跟着我们做捕鼠筒吗?这些人的情况你清楚不?”
华人是一种学习能力非常强的群体,就比如,未来在东南亚,很多华人,都逐步成为当地的富豪,甚至掌握了小半个国家经济。
寮房内大部分都是混的差的人,可看到别人靠着某样东西赚钱,小部分人,可能也会去研究,去模仿。
赵立明回答:“是,我知道的就有3个人,其中还有一个,在上个星期,也跑去东菜场摆摊了,可能也是因为我们没去了。”
“嗯,不错。”杨文东笑了笑,说:“走,我们去看看,如果他们做的好,我们直接买就行了。”
“直接买?”赵立明想了想,说:“也是,这样也方便很多,就是价格?”
“我来谈。”杨文东说道。
赵立明也站起身来,说:“那我去带路。”
“嗯,走。”杨文东跟在后面。
香港的寮房,大部分都是建在山脚下的不平之地,因为平整的,早就被人占了。
加上木制房的建设没有规划,小路充满沙石、脏水,各种竹竿、破旧电线横插房屋之间,挂着很多衣服、破布。
也还好白天时分,大部分人都出去讨生活了,不然傍晚的时候,人挤人可以堪比后世上沪市南京路了。
很快,二人便来到了地方,赵立明大声叫道:“阿杜?出来,东哥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