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下流作家”也能写出上流作品!
解决完所有事务,北川秀便带着重版了《国境以南》的两张小cd和那封感谢信回了咖啡馆。
正常的唱片光盘都是120mm的外径,15mm的内径,而这种迷你光盘的外径只有80mm,老式电脑主机上的光盘驱动器中间有个小坑,其实就是专门为它准备的。
日本音乐市场特别喜欢使用这种迷你光盘,因为很多歌手为了保持自身热度,总会出很多单曲来填补两张大专辑间的空窗期。
如果用正常光盘刻录单曲,就很浪费资源,而这种迷你光盘体积小,体量小,正好符合这方面的需求。
不过小归小,正常唱片收录一份专辑,也就卖3000円左右,这种迷伱光盘只录一首单曲,也要卖1600円,一般是针对歌手死忠粉推出的收藏版唱片。
北川秀一手抱着皮特,一手按下按钮,把小cd塞进了驱动器里。
身为一名穿越者,有时看到这种颇有年代感的东西,还挺让他感慨的。
打开播放器,在几秒钟的停顿后,悠扬悦耳的音乐声混杂着颇具沧桑感的老年歌声从电脑里传出。
重录版比初始版的音色好不少,看来吉恩·奥特里老爷子是真的深有感触,不是随便录制下然后跑来日本音乐市场收割韭菜。
这点对《文艺》和北川秀都是利好,不然《国境以南,太阳以西》把这首歌推广了,然后唱片公司扭头狠狠收割了一波读者的韭菜,到时候背锅侠还得河出书房和他来当。
那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听完四分多钟的音乐,北川秀没急着看感谢信,而是先把另一张特制的限定版cd取出,又塞进了驱动器里。
这次几秒钟的停顿过后,先进入耳朵的不是音乐声,而是一道极具沧桑的老年人声音。
他说的很慢,估计即便是英文听力不太好的日本人,应该也能大致听明白他的话。
吉恩·奥特里十分郑重的感谢了北川秀,认为他写的《国境以南,太阳以西》完全读懂了他创作这首歌时的心情。
他还说从岛本身上隐约看到了自己去世妻子的身影,虽然一个是美国人,一个是日本人,但她们的灵魂相似,给人的感觉也接近。
国境以南有什么呢?
有他挚爱一生的人。
简单的独白过后,还是那首歌曲,但有了前面的铺垫后,再听这首歌时,好像能从中同时品味到吉恩的爱情,以及《国境》小说的那一丝魅力。
北川秀全部听完后才拆开那封感谢信。
信的内容不多,除了表达对他的敬意和钦佩外,吉恩还提出了商业合作的请求。
奥特里家族有自己的集团公司,主营业务是电视、唱片、电影和电台,也有一些书店。
他希望能获得《国境》的翻译权和海外出版权,然后配合这两张新唱片一起在美国销售。
能提前打开国际市场,把自己的书往海外销售,北川秀求之不得。
要说村上春树的小说最厉害的地方在哪里,无疑是海外销量这块!
因为浓郁的日系风和物哀文化,日本本土小说其实在海外很不受欢迎,不管是芥川龙之介,还是夏目漱石,太宰治,这些顶级日本文豪的著作无一例外都在海外市场碰壁了。
外国人真的很难理解日本人那种哀古伤今的调调,也就东亚圈子稍微能接受一点。
但村上春树的书是一个例外。
他的很多小说不仅在海外畅销,而且还拿了许多分量很重的奖项。
这本就是北川秀对自己未来文学生涯的规划路线之一,不过他是准备用《挪威的森林》来推开海外市场大门的。
《国境》算是意外之喜吧!
他美滋滋的收好了cd和感谢信,准备等月底时再去河出书房找斋藤玲奈他们商量这事。
2月18日。
电车到达镰仓时已是午后七点多,村松友视和松原凛子叫了辆出租车直奔大塔宫而去。
这时候寺院内的临时戏台上已经开始了能剧表演。
村松友视出示了入场券,正兴冲冲的准备和松原凛子一起观看有趣的能剧,却愕然发现大塔宫内人影稀疏,完全没什么人气。
台上演的是《清水座头》,讲的是为寻求良配而前往清水寺祈祷的盲者与盲女在佛殿中相遇,两人饮酒言欢,随后盲者开始讲述起《平家》,而盲女则唱起了小曲《地主樱》。
唱罢,因夜已深,二人便各自休息。
在梦中,两人皆听到清水观音的神谕,只要前往西门,连理之人便会出现。
于是两人先后起身行至舞台桥廊处等待。
当盲者的竹杖碰到了盲女的竹杖时,两人方知对方便是自己祈求的良缘,然后皆大欢喜的结为夫妻。
这能剧在日本非常火,类似《泰坦尼克号》之于爱情电影,几乎每一次出演都能吸引大批量观众前来欣赏。
村松友视和松原凛子面面相觑,确认自己没进错场后,愈发迷惑起来。
等能剧演完,已经快晚上九点,戏台上的照明关了,篝火也熄灭了,四周顿时一片漆黑。
村松友视拉着松原凛子往外走,路过检票口时,他忍不住问检票员:“今天怎么来看能剧的人那么少?”
“听说是最新一期的文学杂志《文艺》出了几篇,北川老师的新书也连载到了高潮部分,大家都回家看书去了!”检票员也是道听途说。
他不看小说,只记得清早出门时,家旁边的书店排满了人,几乎人手一本《文艺》,好像卖得比《少年jump》还好。
“除了北川老师新作之外的好书?”村松友视颇感意外,一下子来了兴致。
上次公司召开会议后,编辑部最后一致认为《文艺》仅凭一篇《国境》不可能逃脱《群像》和《文学界》的围追堵截。
大家一通分析后都觉得2月号《群像》的销量必然会因为刊登了大量优秀征文作品而与《文艺》拉开差距。
而眼见有功劳的事,他这个已经被边缘化的副总编自然是轮不上的,终日无所事事的他还不如陪凛子来镰仓看能剧。
两人本来是打算看完能剧,吃了饭,再买两本《文艺》回旅馆看。
现在听检票员这么一说,他们的兴致都起来了,从大塔宫一出来到马路边,立即挥手坐上出租车,前往位于小町路的一个门面不大的料理店。
据家住藤泽的编辑介绍,以前小林秀雄等文人经常光顾这小店,店里不仅提供料理,也供应最新的小说和杂志。
一进门,两人立即入座于铺席上,说了来意后,店长很快就端了一盘烤鸟串,两大杯啤酒,以及两本《文艺》过来。
“两位是来对地方咯,这期《文艺》太畅销,市区的书店基本都卖脱销啦,也就我们这种偏远小店还有存货呢。”店长笑着收了钱,忍不住感慨道,
“这期《文艺》出了好几篇很不错的小说,比起《群像》那些干巴巴的征文入围小说可有趣多了。”
“是啊是啊,《群像》还是那老一套的东西,说什么社会性小说征文,到头来入围的作品还不是那些成名作家写的嘛?”
“嘿嘿,你还真以为你投的稿子能被选上啊?这次征文的奖金比群像新人赏高了五倍!新人赏你都拿不到,还想入围征文?”
“切,既然一开始就没打算让我们入围,干什么说的这么诱人?而且那些入围作品也不见得真比我写的好。我看,《文艺》连载的这篇《秘密》就比它们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