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注塞,关口前。
“并州刺史张懿麾下督军从事雁门张文远,见过左贤王。”张辽望着策马在前的中年匈奴人,拱手道。
确如张辽所想,这队自勾注塞东北方向而来的匈奴骑兵不是此次叛乱的休屠各等部。
这队人,自然便是得知后院起火,赶来援护南匈奴单于羌渠左贤王于夫罗一行。
“你识得我?”于夫罗望着眼前的青年,疑惑到。
“虽不识得,却能从左贤王行进方向窥知一二。”张辽答道。
“行进方向?”
“将军自勾注塞东北而来,应是从平城而来。左贤王应是走平城马邑道来的吧。”
此路从晋阳西北行百八十里至新兴(今山西省忻县),又西北行二百五十里至马邑,又东北行二百五十里至平城……又北直三千里,至燕山。又北行千里,至瀚海。自晋阳至瀚海有此路。
此路自古以来便是塞外游牧民族与中原交通往来的要道,亦即绢马交易的主要交通
路线。
秦汉时期,马邑—平城道又是汉匈两族人民友好往来、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通道,也是汉匈两族统治阶级之间进行政治联系和军事活动的通道。
西汉一朝,匈奴骑兵经常侵扰汉朝北方郡县。
马邑—平城一线时有战争发生。汉初,匈奴占据“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地区、黄河以南),包围马邑,韩王信投降匈奴,匈奴趁机引兵南逾勾注塞,进攻晋阳。
汉高祖刘邦在条件不够成熟时率兵北击匈奴,结果招致“白登之围”,这一历史事件,便发生在马邑—平城道上。
由于此道军事价值非同一般,汉武帝曾两次经由该道,一次是元封元年(前 110),汉武帝经雁门关,出平城,北登单于台(今内蒙呼和浩特市西);另一次则是天汉二年(前99),汉武帝祭祀恒山等均行此道,巡游全国。
“是又如何?”
“既是从平城方向来,多半是从幽州出发。在幽州又有如此数量的精锐匈奴骑兵,除了率骑兵谒幽州的左贤王,也没其他可能了。”
“如今局势,你既知我乃匈奴左贤王,还仅率几十骑来见我,不怕我杀你?”于夫罗笑到。
“叛乱的是休屠各等部,又不是左贤王。世人皆知左贤王你是去幽州助朝廷平乱的,自不是反贼。”张辽不紧不慢到。
“就凭这些,你就敢前来?万一我为了救父王,随其余几部一同反汉呢?”
“以左贤王所率骑兵,也可知您并无反意。”
“此话何解?”
“我自勾注塞上关左贤王行军,尽皆是轻装上阵,又速度颇快。如此情形,不像叛军所为,倒像有急事要赶回去。”
“更何况,我见左贤王军中还有我军骑兵装束之人,应是公孙将军派来的吧。”张辽望着于夫罗,笑到。
“观敌料阵,张从事好手段!”一道声音自于夫罗身后匈奴骑兵中传来。
只见一文士装扮的年轻人策马前来,其左右则是两少年将军。
这三人,便是被派来协助于夫罗营救羌渠的云汜,赵云,夏侯兰三人。
“公孙瓒将军麾下云汜云子归,见过张从事。”云汜拱手道。
“雁门张辽张文远,见过云先生。云先生大名,如雷贯耳。”张辽回礼道。
“你识得我?”
“助皇甫中郎将打破黄巾的墨家弟子,自是识得。”
“不过小名!这二位是冀州常山国义军头领,前来护我周全。”云汜指着赵云二人介绍道。
“赵云,赵子龙。”
“夏侯兰,夏侯文轩。”
张辽自是与二人一一见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