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静坐战
“我是行军大总管,你们要干什么?!”
大唐八万劲旅的中军帐里,李世绩面对来者,警惕地大吼一声。
在他对面,侯君集、薛万彻、李道宗三名某奸党成员,正面容不善地缓缓逼近自己。
等走到距离李世绩不过两步之遥、差不多持剑一跃便能洞穿他心脏的距离时,三人默契地停下。
“回报大总管,我等率军回来了,并没有发现陛下的踪迹。”
侯君集随随便便地拱了拱手。
李世绩显然松了一口气,手松开了剑柄,但是思想一点也没有放松,礼貌地说:
“辛苦诸位了。某听见小道消息,说陛下一行有出现在河北的可能,不知诸位是否方便领兵去看一眼?”
“不方便。”薛万彻生硬地给他顶了回去。
被名义下属跳脸,李世绩倒也不恼,还是很和气地问:
“为什么呢?”
“我们不就是听你的,从河北边境一路向西到了夏州和胜州一带么?现在又要让我们回去?”
薛万彻没好气地回答。
大部队留在河北断粮挨饿是吧……李世绩嘴角抖了一抖,依旧保持着和善的笑容。
不过老薛这吊儿郎当的态度,让疑似通突的李道宗也看不下去了,替他向总管大人多解释了一句:
“而且向河北运动,必定会经过阿史那思摩突厥的活动范围,又远离夏州补给地。贸然进军容易被断补给。”
关于突厥人,果然还是你比较有发言权……李世绩心里没忍住吐槽。
不过他是一点也没有把小心思暴露出来,很好商好量地说:
“既然这样,那就如此吧。”
你们爱咋办咋办,不想去河北就不去,想大冬天的把陛下晾在野外就晾。
“领命。”
侯君集也不知道领了什么命,带着两位兄弟扭头就走,一如他们自说自话地来。
看着他们哥仨潇洒的背影,李世绩立刻就红温了。
不过他到底是没有发作,只是无奈地长长叹息一声:
“唉……”
近段时间,北伐军的内部氛围是越来越古怪了。
这支大军集结了整个大唐的精锐,原本是打算复刻十二年前灭东突厥的光辉事例,给铁勒人也来个犁庭扫穴的。
没想到,穴没扫明白,皇帝让自己玩丢了。
丢就丢了吧,却是既没有向东寻找皇帝,也没有向北讨伐薛延陀,更没有向南班师回朝。
而是向西移动到了不相干的夏州地区,进不进、退不退的,就这么继续尬在战线上。
这让将士们感到非常的窝囊和憋屈,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而在这支部队的上层,气氛尤为怪异。
皇帝和太子“没”了以后,全军就属行军大总管李世绩的地位最高。
然而身为最上级,李世绩对手下两位副总管的态度却是越来越恭敬了。
好像侯君集和薛万彻才是大总管似的。
甚至于他俩自说自话地把疑似通敌的李道宗释放、并纳入到这支军队的高层以后,李世绩也没有任何反对。
在军队这个最讲究等级次序的地方,这非常不寻常。
李世绩也是没有办法。
为了队伍的团结,身为一把手,他必须忍着。
侯、薛、李三人,都是铁杆死硬的十四奸党党徒。
而十四党和晋王党、李明和李治的关系,用一个字形容就是:
难说。
两边可能已经闹翻了,但是两边闹翻不大可能。
站在李明的立场,李治固然是武力逼宫的乱臣贼子之一。
但李治在最后放了他一马,让他回了辽东,还算是良心未泯,可以教化。
而从李治的视角出发,李明也是个以庶代嫡的乱臣贼子,不过现在都已经“被死亡”了,而且为“李明报仇”也是李治用以对抗老四李泰的政治口号。
所以实际上,两边还没有彻底撕破脸。
这模糊不定的政治局势,便同步影响到了朔北塞外,影响到了这支还在前线保持存在的八万劲军。
这支唐军压箱底的主力部队,并不是孤悬海外的。
事实上,他们和内地保持着极其频繁的联系,对老家的动向实时更新,了如指掌。
李明和李治关系不明,也让这支军队高层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
感谢李世民端水搞平的骚操作,令晋王党李世绩担任这八万精兵的大总管,而副总管由十四党的侯君集、薛万彻担任。
两拨人立场不同,心思各异,在如今这晦暗不明的形势下互相猜忌、互相掣肘,又都没有能力和决心“清扫”对方。
“那三个杂种,大约早就知道李明殿下没死吧……”
李世绩自言自语道。
还是那句话,这支军队并没有孤悬海外,信息是畅通的。
这里既然能收到朝廷的指示,自然也能收到辽东的通信。
侯、薛、李三人想必是已经收到了李明殿下报平安的密信。
甚至他们仨有可能接到了下一步的指示,要对这支军队的控制权展开动作……
这就很恐怖了。
在塞外的八万大军可是精锐中的精锐,对全世界所有其他军队都是碾压,没有例外。
与之相比,在国内打生打死的李泰军和李治军,顶多算三流部队。
这八万人如果落到李明手里……
游戏结束!
“要不要先下手为强,把那三人干掉?”
这已经是李世绩不止一次生出的想法了,又被他不止一次地否决。
首先那三人就不是省油的灯,机警性很强,平时吃饭睡觉都是分头的,避免被一锅端。
别说动手,自己没有被那三个杂种干掉就不错了。
其次,毕竟李治和李明还没有彻底闹掰。
自己这样自作主张地屠了李明一方的三员大将,激化矛盾,对李治稳定全国大局绝不是一件好事。
更重要的是,他也无法调动手下的军队来干这脏活。
这些士兵无愧于精锐之名,只忠于皇帝。
并不是行军大总管的私兵。
打外敌,让他们上刀山下火海都不带抱怨一句的。
但若要搞内讧,那就别怪他们在旁边吃瓜看戏了。
让他李世绩一打三,显然胜算不大。
既然没法掀桌,那就只能自己忍让一些,维持团结了。
“反正我调不动这八万人,那三个杂种难道就能指挥得动了?
“凑合着过吧……”
李世绩苦闷地研究起了地图。
这并没有让他的郁闷缓解多少。
因为内乱和后勤问题,导致这八万人的活动范围被严格限制在太行山西北的无定河一带。
乱跑容易被断补给,军事风险过高。
如果这八万人折损了,算上民夫后勤七七八八,史官高低得来一句“李世绩致百万大军覆没”,让他体验一把苻坚的待遇。
而如果撤军,又等于摆明了对陛下见死不救,政治风险巨大。
如果李世绩敢做出这决策,别说会连累李治被口水淹没。
甚至自己未必走得出这军帐,说不定就会被这八万皇帝的死忠亲兵给手撕了。
所以,他只能让这一大帮人卡在这个不上不下的位置,效率低下地搜寻着皇帝的蛛丝马迹,从本就贫瘠的夏州获得补给,苦一苦当地的百姓了。
“嗯?”
李世绩看着看着,觉察出了不对劲。
侦察铁勒人部落的报告,越来越少了。
打仗就是打情报,自己撒出去的探子是足够多的。
“也就是说,铁勒人的主力脱离了与我们的接触,正在向其他方向移动?”
李世绩愁眉紧锁。
游牧民迁徙就像一阵风,一晚上可以跑出去几百里。而漠南的地形千篇一律,不是戈壁就是草原,毫无记忆点。
所以可以说,李世绩把薛延陀的主力给跟丢了。
长安那边并没能提供任何有价值的情报,说不定长安还在等着他李世绩的情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