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李靖:不是,陛下……???
“陛下。”
房玄龄不紧不慢地入内。
日暮时分,李世民正盘坐在夕阳下,手捧一卷王羲之的墨宝。
见心腹老伙计来了,他随手将墨宝往桌案的角落一搁,语气轻松地说:
“来来,请坐,随便聊聊。”
当领导和你“随便”的时候,就意味着要有大事了。
房玄龄恭敬地低着头,不动声色地扫了一眼陛下的手边。
平时被李世民视若珍宝的王羲之真迹,此时就像普通文件一样,书面朝下地盖在了一边。
他即刻意识到,陛下心里藏着事儿。
“此次御驾亲征,恐怕是朕这辈子最后一次带兵了吧。”
李世民悠悠地为他和老伙计泡茶。
房玄龄立刻跪地:
“江山社稷有福,陛下龙体安泰,何出此言!”
“哈哈哈~怪朕没把话说清楚,惊动了玄龄公。”
李世民笑着抚摸八字胡:
“朕的意思是,为君者不必事必躬亲,要把为国尽忠的机会,留给后来人。
“内政事多,朕应该把精力,放在内政上面。”
哦,原来不是时日无多么……房玄龄松了一口气,不紧不慢道:
“其实陛下此次御驾亲征,朝臣之中也不是没有微词。”
只是前年远征高昌被打脸后,大臣们便轻易不对陛下的军事行动发表意见了。
倘若从暗黑的政治斗争角度考虑。
陛下出门、李明留守,十四党自然是头顶青天,而反十四党同样可以借机有仇报仇。
双方难得一次达成了共识,所以便没有发出反对的声音。
“是非曲直,难以论说。”
李世民看着沉沉下山的夕阳,惆怅地叹气道:
“我们都老了啊,再也不是鲜衣怒马、冲锋陷阵的少年了。
“李孝恭,魏征,杜如晦……朕这次非要亲征,何尝不是不服老的赌气行为?
“可不服不行,以凡人之躯对抗天理,可笑至极。”
房玄龄也听得一阵恍惚,沐浴着和缓而逐渐暗淡的夕阳,心里涌起强烈的悲凉。
他愣神许久,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立答:
“陛下正年富力强,何以言老?”
“不必如此,老不老朕自己知道。”李世民大度地哈哈一笑:
“朕都开始念旧怀老了,与村口老翁一般,还不老?”
他啜了一口茶,道:
“说起老伙计,李卫公,可还好?”
房玄龄心中一凛。
他立刻明白陛下这次把他叫来是干什么的了。
“臣愚钝,不太清楚李靖的近况。”房玄龄据实以答:
“平时就不太见他,自从他内人去世以后,就更见不着了。”
只客观描述自己的所见,绝不多嘴,添加什么“李靖一直闭门不出”之类的主观判断。
不然陛下心里准会想:好小子,你一直在卫国公家门外蹲点观察是吧?你是何居心?
李靖的微妙地位、与陛下之间的复杂关系,房玄龄当然心里门儿清。
那小老头,可是唯一一位让陛下真正意义上“忌惮”的人才。
加上李靖是半路出家,因为忠诚度问题,差点被太上皇砍了,而且还是两次。
一次是刚降唐之时,还有一次是讨灭南方割据政权萧铣时,拖拖拉拉磨磨蹭蹭,疑似通萧。
这种有大才而忠诚度可疑的人物,放在其他任何大一统的朝代,都活不过三集。
也许天下平定那一刻,李靖就被“讨逆”头悬于市了。
只是,李世民陛下是位惜才、重感情的陛下。
这才让李卫公在长安的重重监视之下,苟活至今。
所以,以房玄龄的为官哲学,是绝对不想和那种人物扯上关系的。
交好自然是不行的,万一李靖什么时候被砍了,血会溅自己身上。
但落井下石也不行,因为陛下对李靖也是有感情的,做小人只会被陛下穿小鞋。
把李靖当成空气,是朝中诸臣的最大公约数。
“你也太不关心老伙计了。”李世民嘴上呵责,心里对这答案是挺满意的。
“是老臣之过。”房玄龄诚恳地道歉,下次还敢。
李世民:“朕就不一样了,朕前段时间还见过他呢。”
房玄龄:“哦?卫公可还康健?”
“康健得很。”李世民注视着老房的微表情:
“虽然干咳连连,步伐不稳,但咳嗽无痰,每咳一次满脸红润,说明气血尚足。
“七十岁还能有此气血,必能如司马懿老病自强、立勋魏室一般,为大唐继续发光发热吧。”
房玄龄几乎控制不住嘴角抽搐。
好家伙,李靖装病被领导发现了。
还被类比作了司马懿。
把洛水信用值刷爆的司马懿,具体对主家干了啥,就不需要多科普了吧。
“当时他进宫看望朕,是为他的堂弟李乾祐求情来的。”
李世民看着瑟瑟发抖、一声不敢吭的房玄龄,自顾自地说道:
“不知李卫公是真的老糊涂了还是装的,竟如此藏私,为一名贪污犯辩护。
“朕本想训斥他,但念其年事已高,为国出力颇多,方才许之。”
李世民大大方方地给自己脸上贴金。
“唉……确实,臣必与李明殿下说道说道。”房玄龄战战兢兢地回答。
他太懂李世民的用意了。
无非是希望通过他老房之口,把赦免贪污犯的锅一股脑儿全推到了李靖的头上,替自己向嫉恶如仇的李明开脱。
反正这也是陛下改善与太子……抱歉,监国皇子关系的举动,不论真假,房玄龄没有道理支持。
“玄龄公能有此心便好。”
李世民对懂事的老伙计还是很满意的,继续训示道:
“对李卫公你也不可轻慢了,老年人身体脆弱,昨天还好好的,可能一下子就不行了。
“朕北伐的这段时间,你应遣人早晚问候,卫国公如有急病,即刻送医。”
加强对李靖的监视是吧……房玄龄听懂了,立即应诺。
“此外,李乾祐是李靖的堂弟,这长安令就让他继续当着,不可擅动。
“迫害功臣家眷的恶名,朕不想背,也不希望李明背上。”
李世民继续训诫道。
“谨遵谕旨。”房玄龄满口答应。
陛下的用意不难猜,就是防止李明殿下趁陛下不在时,对李乾祐来个秋后算账。
至于陛下为什么要如此力保李乾祐,老房从前面的对话中,也能看出些端倪——
李乾祐是拿捏李靖的工具。
李靖一日不死,李乾祐就有一日的价值。
与牵制李靖这项大工程相比,长安令对民间做的那点恶,不过是毛毛雨罢了,算不得什么大事。
“还有一件事。”
李世民手指点着桌案,声音不由自主地压低了些。
房玄龄立刻绷直了身体,微微前倾,仔细倾听。
此时,落日已经彻底沉下,黑暗逐渐爬上了立政殿。
殿外的宫灯还没有点亮,御书房陷入了短暂的黑暗之中。
李世民没有命人点灯,整张脸隐藏在阴影里,声音缓慢而坚定:
“如果朕此次北伐,遭遇不测。
“你,立诛李靖。”
房玄龄重重地吸了一口气,毫不犹豫地跪地:
“遵旨。”
一分一秒的犹豫,都是对自己生命的不尊重。
先表完态后,他才慢慢找补道:
“陛下洪福齐天,何出此言……”
“八万唐军,在漠北一撒就像溪流入海,其实掀不起什么的浪。
“何况刀剑不长眼,朕几次与死亡擦肩而过,战马都死了六匹,谁知道呢。”
李世民嘴上叹息,眼睛里却反射着残阳的最后一点光芒,在漆黑的房间里格外闪亮。
绝大部分人上战场是迫于无奈,但李世民不同。
他是真的喜欢打仗。
上位十几年,他东讨西征,能种田的土地收入囊中,不能种田的土地打成商路、边塞或缓冲区。
为大唐后世打出了可以安宁发展的舒适环境。
“陛下珍重,臣告退。”
君臣二人客套几句后,房玄龄便起身离开。
还未走出房间,李世民叫住了他:
“此事对李明保密,尤其是动手除掉李靖之前,千万不可使其知情。”
言外之意就是,诛杀功臣的锅由嫉贤妒能的你、和晚年昏聩的朕来背。
新君,必须是纯洁无瑕的。
可怜天下父母心……
房玄龄心中大为触动,恭恭敬敬地领命告退。
呼……李世民叹了一口气,既有重担卸下的轻松,又有不得不杀掉老伙计的凝重,心情复杂极了。
他面对对面空荡荡的作为,沉思半晌,呼唤宦官:
“掌灯,把长孙无忌叫来。”
…………
光明重新洒满御书房。
长孙无忌忐忑不安地跪坐在房玄龄刚才的位置上。
李明监国,李明的亲娘成了皇后,他觉得自己完蛋了。
都闻新人笑,哪闻旧人哭。
长孙无忌则是连哭都哭不出来。
连好大孙长孙延在身边,都哄不好的那种。
对多头下注的大家族来说,对你孙子好,完全不妨碍干爆你本人。
而且长孙延在李明手下的作用和地位,远不及长孙无忌在李世民手下。长孙家族和他本人,已经注定要完蛋了。
被扫进历史垃圾堆那种级别的完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