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父皇准备将两位皇子,过继给我们的大伯和四叔。”李愔闻言,顿时色变:
“哥哥,这是不能碰的话题!”
认乱臣贼子李建成为大伯、李元吉为四叔,那可是大大的政治不正确!
李恪看了一眼消息不太灵通的弟弟。
“不,父皇已经追封二人为隐太子和巢王了。过去的事情就过去了。”
李愔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竟有此事!父皇的心胸可真不一般哪……”
他消化了一会这巨大的信息量,想到了下一层:
“按照惯例,过继的应该是老十三李福,和老十四李明吧?”
“按惯例是如此。唉……”李恪不禁叹了口气:
“上次见那两位弟弟,还是在今年元旦。
“没想到大半年过后,竟然做不成兄弟了。”
“世事难料啊。”李愔跟着苦笑一声,忽然想到了什么:
“可李明不是屡立奇功,最近又在九成宫,挽救了父皇和太子他们的生命吗?
“难道这样,也要送给死人当儿子?”
李恪立刻皱眉:
“慎言!”
李愔这才乖乖闭上嘴巴。
“不过……”李恪仰头,叹息一声:
“如此待遇,确实……不妥。”
李恪常被旁人评价为“酷似父皇”,至少多愁善感这一点上,他确实遗传了李世民。
“哼,这有什么不妥,贼臣妻妾之子回归贼臣罢了。”
身边传来刺耳的声音。
李恪和李愔同时扭头看去,是老五,齐王李祐。
这位不修文史、酷好游猎的纨绔,此时正歪着肩膀,吊儿郎当地站着。
“什么‘李明护驾有功’,什么‘少年才子’,都是假的。”
“假的?”李愔一愣,连忙追问道:
“你说李明在九成宫……还有李孝恭案、陛下急病案中立下的功勋,都是假的?”李愔一愣。
李恪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李祐所说的传言,他也有所耳闻。
大意是,李明所立下的一切功绩,都是假的,或者说是夸大其词的。
这种怀疑不是没有道理。
一个淘气无比的乳臭儿,忽然成了神童。
不但在医术上超越了整个尚药局,真正做到了起死回生。
而且还在一天之内,破获了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研究半年而不得的奇案。
又在同一天,单骑远赴九成宫,一人挽救了整个皇室。
这样的事迹,就算写在神话故事里,都会被嫌太夸张。
所以,许多人对李明各种事迹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
“我觉得不是。”李恪摇头道:
“父皇亲自下诏,嘉奖了明弟。而且李明的事迹多有目击,皇叔李道宗还亲自参与了。
“你如果有疑问,何不当面问他?”
李祐讪笑一声,无所谓地说:
“谁知道呢,说不定父皇和皇叔、以及整个朝廷,有着什么我们不便过问的目的,所以传假消息诓骗全天下。”
抛开事实不谈是吧……李恪不想和老五争论这种捕风捉影的事,便不再搭理他。
但他的亲弟弟李愔,就没有哥哥那么清醒的头脑了。
“五哥,你说的都是真的吗?”
“那是自然。”李祐十分肯定地点头:
“如果李明真的立下了盖世奇功,父皇宠爱都来不及,怎么会舍得把他送给李元吉当儿子?
“甚至可以说,正因为是假的,所以在九成宫事件之后,父皇才这么急着把他过继出去。”
从这个角度解释,确实有一定的道理。
这种“隔壁家的孩子”,人人都恨不得抢过来养。
怎么可能甘心送人呢?
而且还是送给那位风评不怎么样的李元吉殿下?
李恪也不由得微微侧目。
“再说了。”李祐自信地拍拍胸脯:
“一个小孩子能成什么气候?
“真要轮救驾,为父皇杀尽突厥人,还得要像我这样的英雄汉!”
他只会打猎,脑子不怎么灵光,却对自己的这身腱子肉非常有自信。
而这身充满男人魅力的肌肉,也确实很有说服力。
相比一只手就能丢出去的小屁孩,李祐给人的安全感显然更足。
李愔附和着点头:
“还是五哥说的有道理。”
李恪也有些拿捏不准,下意识扫了一眼到场的兄弟们。
却发现,故事的主角不见了。
“李明,李明弟弟去哪里了?
“这秋狩马上就要开始了?”
他的问题,吸引了正在谈话的李愔和李祐,他俩也扫了一眼。
发现十一个皇子果然少了一个,李明并不在列。
“那孩子又跑哪里胡闹去了?”李愔对熊孩子有些厌烦。
李祐满不在乎地耸耸肩膀道:
“就这种连秋狩都不守时的主儿,怎么可能立下大功,还荣获父皇的恩宠?
“都是假的,赶紧送人得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