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还等什么?快去救他啊!”
火势蔓延这么快,每拖延一分,都会让危险成倍增加。
长孙无忌看了李明一眼,道:
“臣已派兵去解救他了。”
“你能指挥得动禁军?”
“臣是让随行文吏去的。”李明觉得长孙无忌在诳他,但他没有证据。
便果断发动了熊孩子的撒娇技能:
“阿爷阿爷!拨几个禁军去丽华阁,把侯君集救出来吧!”
像条蛆一样,欢快地在韦待价的怀里扭起来。
“陛下、殿下三思!”长孙无忌几乎是立刻反对:
“立仁殿的残匪还没清剿干净,加上殿内殿外为圣人和诸位贵人的护卫,人力已经捉襟见肘。”
似乎是为了印证长孙的说法,走廊的温度骤然升高。
火苗从各个角落窜出来,四处蔓延,精致华丽的立柱装饰就像炉子里的木柴一样被火舌吞噬,烧得劈啪作响。
而地面上,也横七竖八地躺着好几具尸体,鲜血淋漓。
显然,这里刚经历过一场大战。
所有人的神经骤然紧绷,小心翼翼地蹚过去。
刚行几步路,地上的两具“尸体”突然跳了起来,手持利刃向李世民扑来!
砰!砰!
禁军手起锤落,当场送那偷袭的人归西。
“陛下,诸位殿下,请小心。”负责护卫的禁军将领严肃地说。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李世民也只能安抚李明:
“你舅舅说得对,现在还太危险,不能随意分兵。
“已经有人去救他了,侯君集会没事的。”
不,我怀疑我的便宜舅舅是想借火杀人,一劳永逸地解决我的王府司马……李明的眼睛贼溜溜地盯着长孙无忌。
但和长孙无忌一样,他也没敢乱开口。
双方都一边互相猜疑,一边又面上假客气防止撕破脸,形成了诡异的平衡。
…………
所幸,一路有惊无险。
李世民一行在禁军的护送下,顺利地离开了立仁殿。
此时的火势已经彻底失去控制,立仁殿正门已经燃了起来,内殿和偏殿则完全陷入了火海。
不仅如此,其余各寝殿也在熊熊燃烧。
九成宫火烧连营,映红了半边天。
李道宗携李承乾、李泰、李治和李明达,在禁军的护卫下,及时赶到了立仁殿的正门口。
“恕臣护驾来迟!”所有人向李世民单膝下跪请罪。
“起来吧,你们没事就好。”
亲眼确认人齐,李世民最后悬着的一点心也终于放了下去。
虽然大家都狼狈不堪,但人都还在,没有受伤。
不幸中的万幸。
接着,他才后知后觉地感到强烈的后怕。
要不是李明及时赶到,提前预警禁军,在悲剧发生之前阻止了阿史那结社率。
一家人可能就无法像这样团聚了……
“承乾,你可还好?”李世民发现,李承乾的脸色似乎格外苍白。
其他几个孩子,李泰是正常的惊吓和担忧,李治除了惊吓之外,眼神中似乎还多了一丝坚毅。
而李明达是最先恢复过来的,已经在给李治的嘴里塞枣子了。
“儿臣……还好。”李承乾披头散发,身体微微发抖。
不知这次被真突厥偷袭了一回后,会不会对他的扮演胡闹的行为有所遏制……李世民心里无来由地生出这个念头。
长孙无忌替太子解释道:
“除了陛下所憩的立仁殿之外,就数太子殿下所居住的嘉仁殿所受匪患最重。
“若不是李道宗殿下身先士卒,顶着箭矢攀爬云梯、攻下内城楼,打开城门及时拍马赶到,恐怕……”
唐军的精锐着实威猛,在短时间之内就攻破了铜墙铁壁的内城门。
离宫虽然安保不如太极宫,但也是不差的,设备齐全,连云梯这种攻城兵器都有。
要不是阿史那结社率是资深内鬼,对其中的破绽了如指掌。
换一个人来,就算多一倍的兵力,这场叛乱也不至于翻出这么大的水,早就被镇压下去了。
李世民的眉头登时拧紧了。
“先攻杀朕,再攻杀太子,最后纵火。
“突厥人还挺有条理,做得真绝啊……”
他望着连绵的火势喃喃自语。
旋即恢复镇定,下达一连串指令:
“此地不宜久留,由李道宗暂领左、右卫所属禁军,护送诸皇子离开九成宫。
“轻装简行,在岐州府暂行安置,并让州府速速调集府兵,向九成宫集结。
“朕镇守此地,亲自指挥百骑和其余禁军,务必将叛匪一网打尽!”
这也是一种“鸡蛋别放在一个篮子里”的保险措施。
九成宫有危险不假,但叛军是否在九成宫之外的道路上设置了埋伏,这危险同样不能排除。
为了防止像刚才那样差点被一波“团灭”,他理性地决定,将一家人分开。
“父皇,儿臣愿随父皇荡平敌寇!”李泰率先蹦出来表态。
“儿臣也愿往!”李承乾不甘示弱。
李世民对儿子们积极进取的态度还是很满意的,微笑着拒绝道:
“有这份孝心是好的,但让你们走便走,这也是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
父皇都这么说了,兄弟们也只能遵从。
在孩子们撤离之前,出于谨慎起见,李世民最后点数了一次人数。
李承乾、李泰、李治、李明达……
咦?
他揉了揉眼睛,又数了一遍。
还是只有这四个嫡子。
嘶……怎么感觉少了某个人……
“李明呢?李明在哪里?还有他的那个典签?!”
李世民迷茫地四处张望。
明明一路陪着的,也没有再遇到什么危险,亲眼看着一起逃出立仁殿的。
好端端的两个大活人,怎么突然就不见了?
不可能是敌人,难道……
是他们自己趁乱溜走的???
“该不会?!”
李世民心里一沉,下意识地望向东方。
丽华阁的方向,侯君集的关押之所,大火熊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