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南宫
开滦煤矿就是开平煤矿与滦州煤矿的合称。
这个开平就是开平中屯卫,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这是大明的一个卫所。
二月份已经是春耕的季节了,朱厚烇带领工人们到达了开平中屯卫。
朱厚烇这一路行来只觉着阡陌相连,人口稠密,各个适合种地的地方都有被开垦的痕迹。
开平卫的军户们站在田地里用麻木的眼神看着这一队奇怪的人马,他们打着一面黑红色的旗帜,队伍里的人都穿着一种样式奇怪的长款绿色袍(绿色大衣),而且都身体强壮有纪律,要不是没带什么兵器盔甲,军户们都差点以为是哪只军队打过来了呢。
朱厚烇也在观察着田间的军户们,北方的军户们明显更加的困苦,衣衫破烂,身体瘦弱,一看就营养不良,这样的军户们其实就是现在大明军户的缩影。
最初明朝初期,国家依靠士卒四处征战,军籍算是一种比较好的户籍,依照卫所制度,士兵们在朝廷分配的公田里耕作,每个军户每个月都能分到一百多斤的粮食,这样一个月的粮食数量已经够一家人的生活需求了。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因为卫所官是可以世袭的,其子孙养尊处优,恃强凌弱之辈肯定是会有的。
卫所制下军户分有军田,而这些军田其实就是一笔巨大财富,卫所军官会用手中的一些权力把土地的名目进行改变,把军田进行一系列的谋划后,逐渐将其转化为自己私人所有。而军田开始减少,以军田为依托的卫所制自然也开始走向崩溃。
然后随着这种军田兼并情况的加剧,普通的军户们没有了田地可以耕种,这些军户们已经无法维持生计,于是就渐渐的沦为了那些高门大户的奴仆,虽然有着军籍,但是实际上已经和“奴隶”没有什么太大区别。
洪武时期,军队的屯田粮食在满足卫所所需之外,朝廷还能每年收入两百万石以上,但是到了明宣宗时期,屯田的粮食收入已经不到朱元璋时期的百分之五,卫所制度已经出现崩坏的趋势。
特别是在明朝土木堡之变时,由于明朝的武将勋贵势力急剧减弱,在文官的影响下,整个社会上重文轻武的风气盛行,渐渐的军人成为了人们嫌弃的对象。
就是在这种口口宣传之下,军户成为了人们嫌弃的对象,这些军户没有人尊重,虽然名义上是国家的军队,但是地位已经要比商人还要低。
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些军户在名头上也沦为了朝廷中各个衙门以及勋贵们的苦力、奴隶。
朱厚烇知道他现在无法去改变这些军户的地位,但他的到来却可以去改善这些军户的生活。
他直接找到了开平卫指挥使,让他帮忙勘探煤矿,开平卫指挥使看到朱厚烇的各种印信之后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连忙调过来一批军户来帮忙勘探。
军户们一开始还不怎么卖力气,但是等朱厚烇拿出了银子当赏钱的时候,他们的态度就变得积极了起来。
劳动很辛苦。
没有人不想安逸。
但是肉食者有个误解,总认为劳动者畏惧劳动,人性贪图享受。
其实劳动者从不害怕劳动,除非得到的报酬不够。
其实他们在开平居住了上百年,对附近的浅层的煤矿的分布还是知道的一清二楚的,在他们的带领下,朱厚烇很快就找到了他想要的优质炼焦煤。